(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63865.5
(22)申请日 2022.07.21
(71)申请人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地址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 鼓楼区五四路
257号
申请人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
公司
(72)发明人 陈闽江 陈灵 林峰 黄雄涛
何若玫 丁雪霜 郑雅清 林朝晖
苏洪辉 陈月卿
(74)专利代理 机构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5214
专利代理师 张明
(51)Int.Cl.
C12M 1/10(2006.01)C12M 1/02(2006.01)
C12M 1/12(2006.01)
C12M 1/22(2006.01)
C12M 1/38(2006.01)
C12M 1/00(2006.01)
C12N 1/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霉菌培养装置及培 养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霉菌培养装置及培养方
法, 属于真菌培养技术领域。 该种霉菌培养装置,
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转动机构和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主动偏心齿轮、 从动偏心齿
轮、 滑动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杆, 所述导向
杆的轴向在水平面上; 所述 从动偏心齿轮连接滑
动架, 所述主动偏心齿轮和从动偏心齿轮啮合传
动并带动滑动架沿导向杆的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
转动机构 包括放置座, 所述放置座绕竖直方向旋
转。 该霉菌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能够对霉菌培
养皿进行恒温培养, 通过移动机构和转动机构相
配合, 能够带动多个放置座逐个从密封门处伸出
箱体, 方便用户取放霉 菌培养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115305174 A
2022.11.08
CN 115305174 A
1.一种霉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转动机构和 移动机构, 所
述移动机构包括主动 偏心齿轮、 从动偏心齿轮、 滑动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杆, 所述导向
杆的轴向在水平面上; 所述从动偏心齿轮连接滑动架, 所述主动偏心齿轮和从动偏心齿轮
啮合传动并带动滑动架沿导向杆 的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放置座, 所述放置座
绕竖直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霉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杆贯穿滑动架并与滑动
架滑动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霉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偏心齿轮与第 一电机传
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霉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
连接的第二电机、 第二转动架、 放置座、 第一转动架和转动轴, 所述第一转动架的轴心与第
二转动架的轴心错 位;
所述滑动架上设有安装端头, 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安装端头转动连接, 另一端与第一
转动架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架上设有第一连接轴, 所述放置座底部的中心处与第一连接轴连接; 所
述第二转动架上设有第二连接轴, 所述 放置座的非轴心位置与第二连接轴连接;
所述第二 转动架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霉菌 培养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放置架上设有放置 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霉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的外围设有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滑动架, 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支撑座; 所述第一转动架和第二转动
架设于支撑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霉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具有密封门的箱体, 所述
转动机构和移动机构设置在箱体内, 所述支撑座为C型; C型的支撑座的开口处朝向密封门
设置; 所述密封门上设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霉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紫外线灯, 所述紫外灯位
于第二转动架的上 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霉菌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杆的下方设有隔板, 所
述隔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通 风网, 所述 通风网的下 方设有加热器和制冷器。
10.一种霉菌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霉菌培养装置进
行培养;
所述霉菌 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打开移动机构和转动导风机构, 放置座转动, 并逐个从霉菌培养装置中伸出, 此时
在放置座内逐个放置霉菌 培养皿;
S2: 关闭转动机构, 移动机构带动放置座移动至箱体内的后部; 之后封闭霉菌培养装
置, 打开转动机构, 关闭移动机构, 转动机构带动多个放置座转动, 霉菌培养装置对转动的
霉菌培养皿表面进行均匀杀菌;
S3: 对霉菌培养装置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对转动的多个霉菌培养皿进行均匀升温或降
温。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05174 A
2一种霉菌培养装 置及培养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真菌 培养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霉菌 培养装置及培 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霉菌是真菌的一种, 其特点是菌丝体较发达, 无较大的子实体, 同其他真菌一样,
也有细胞壁, 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 霉菌有的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 有的可能在 食品中
产生毒素, 即霉菌毒 素, 自从发现黄曲霉毒 素以来, 霉菌与霉菌毒 素对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
重视, 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 主 要表现为慢性中毒、 致癌、 致畸、 致 突变作用。
[0003]实验用的霉菌, 通常需要使用霉菌培养装置培养, 现有的霉菌培养装置通常设置
为大体积、 大容量, 可同时对大量霉菌培养皿进行恒温培养的装置, 如授权公告号为
CN2133275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添加结构的恒温霉菌培养箱, 可
通过换气 头可将在实验时培养箱主体内的空气进 行替换, 保证培养箱主体的空气适合霉菌
生存。 但是这种大体积、 大容量的霉菌培养装置, 通常容易导致培养环境的温度不均匀, 不
方便对装置内的霉菌培养皿进行取放, 且在霉菌培养皿的取放过程中, 容易造成内部霉菌
培养皿被外界污染。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方便取
放培养皿的霉菌 培养装置及培 养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霉菌培养装置, 包括由上
至下依次连接的转动机构和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主动 偏心齿轮、 从动偏心齿轮、 滑
动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导向杆, 所述导向杆 的轴向在水平面上; 所述从动偏心齿轮连接滑
动架, 所述主动偏心齿轮和从动偏心齿轮啮合传动并带动滑动架沿导向杆的轴向往复运
动;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放置座, 所述 放置座绕竖直方向旋转。
[0006]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霉菌培养方法, 使用上述的霉菌培养装置进行培
养; 所述霉菌 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 打开移动机构和转动导风机构, 放置座转动, 并逐个从霉菌培养装置中伸出,
此时在放置座内逐个放置霉菌 培养皿;
[0008]S2: 关闭转动机构, 移动机构带动放置座移动至箱体内的后部; 之后封闭霉菌培养
装置, 打开转动机构, 关闭移动机构, 转动机构带动多个放置座转动, 霉菌培养装置对转动
的霉菌培养皿表面进行均匀杀菌;
[0009]S3: 对霉菌培养装置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对转动的多个霉菌培养皿进行均匀升温
或降温。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霉菌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能够对霉菌培
养皿进行恒温培养, 通过移动机构和转动机构相配合, 能够带动多个放置座逐个从密封门
处伸出箱体, 方便用户取放霉菌培养皿。 并且能够在完成霉菌培养皿的取放之后, 对霉菌培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5305174 A
3
专利 一种霉菌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0: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