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05685.9
(22)申请日 2022.07.29
(71)申请人 北京脑科 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地址 102299 北京市昌平区生命园路20号
院6号楼0 509室
(72)发明人 张垒 孙雪婷 王同飞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臻诚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2233
专利代理师 胡星驰
(51)Int.Cl.
C12M 1/34(2006.01)
C12M 1/36(2006.01)
C12M 1/04(2006.01)
C12M 1/00(2006.01)
C12Q 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微量给药装置及控制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给药装置, 包括玻璃
细管、 多进一出通路; 所述玻璃细管用于储存药
剂, 其一端呈毛细管状, 用于微量注射药物, 另一
端与多进一出通路的出气通路连接; 所述多进一
出通路中保持一条进气通路常开, 其压力与药剂
和毛细管内壁的毛细管力大小相当; 给药时, 所
述多进一出通路的其他进气通路开通, 使玻璃细
管中压力超 过药剂与毛细管内壁的毛细管力, 通
过控制进气通路中的压力大小使药剂从玻璃细
管中输出。 该装置采用双路气压控制, 可有效防
止药物回流, 保证了给药的持续均匀一致性, 通
过调节压力大小控制药物的输出量, 可实现快速
且微量的药物输出, 给药时间可缩短到10微秒,
可满足观 察细胞瞬态反应快速注 射的实验需求,
且操作简便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15305182 A
2022.11.08
CN 115305182 A
1.一种微 量给药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玻璃细管、 多 进一出通路;
所述玻璃细管用于储存药剂, 其一端呈毛细管状, 用于微量注射药物, 另一端与多进一
出通路的出气通路连接;
所述多进一出通路的多条进气通路中保持一条进气通路常开, 其压力大小与 药剂和毛
细管内壁的毛细管力大小相当;
给药时, 所述多进一出通路的其他进气通路开通, 使玻璃细管中压力超过药剂与毛细
管内壁的毛细管力, 通过控制进气通路中的压力大小 使药剂从玻璃细管中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给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细管, 毛细管一端管口内
径在10‑50um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给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细管, 与出气通路连接的
一端管口内径在0.5 ‑1.12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量给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药装置还包括
通路控制器, 所述通路控制器, 包括电磁阀、 机械阀、 或电动开关; 所述多进一出通路为两进
一出通路, 其中两个进气通路为第一通路和 第二通路, 第一通路保持常开; 所述通路控制器
设置于两进气通路交汇处或者出气通路, 通路控制器接收信号后由第一通路切换到第二通
路, 第二通路被开通形成给药进气通路或者通路控制 器设置于第二通路处, 通路控制 器接
收信号后开 通第二通路, 第一 通路和第二 通路形成给 药进气通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量给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控制器为两进一出的三通
电磁阀, 设置 于两进气通路与出气通路交汇处; 所述电磁阀, 开关速度小于等于 5微秒。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微量给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药装置, 还包括压力控制
器, 所述压力控制器, 压力控制范围为0 ‑8000mbar, 压力控制的精度≥0.5%, 控制第一通路
中压力大小与药剂和毛细管内壁的毛细管力大小相当, 和/或控制第二通路中的压力, 使 药
剂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量给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为硬质管道,
出气通路为硬质管和软 管组合连接, 软 管一端与玻璃细管 连接。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量给药装置的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数据输入 模块、 压力控制模块和通路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输入模块, 用于输入进气通路的预设压力数据, 并将压力数据提交给压力控
制模块;
所述压力控制模块, 用于 接收输入的压力数据, 并按输入值控制对应进气通路的压力;
所述通路控制模块, 用于依据接收的控制信号或者实验需要控制给药进气通路的开关
状态和时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量给药装置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压力, 第一通路
预设压力10 ‑1500mbar, 用于防止药剂回流; 第二通路预设压力30 ‑4000mbar, 用于控制药剂
输出速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量给药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控制模块, 根据实验
所需药剂的用量, 控制电磁阀开关, 进行通路切换。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05182 A
2一种微量给药 装置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微 量给药技术领域, 更 具体地, 涉及一种微 量给药装置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细胞实验中, 给细胞药物刺激以观测细胞反应, 是细胞测试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而在生物实验中, 药物本身 具有用量少、 难回收且价格昂贵等特点, 因此, 在显微镜下, 对单
个细胞、 细胞团或组织进 行微量给药, 以观察细胞的反应, 这种操作在电生理等细胞实验中
应用广泛。
[0003]然而, 传统给药技术通常使用蠕动泵 或者步进电机控制丝杠的机械结构推动 注射
针头等方式, 这种 给药方式很难实现纳升和皮升级给液, 主要是受 限于蠕动泵本身的精度
和步进电机驱动丝杠运动的的最小运动距离, 另一方面由于注射器本身是非标准圆柱, 使
得运动给药中, 给药量会有 所变动, 难以控制稳定均匀的皮升级微量给药, 且每次给药需要
一定的工作时间, 难以实现用于观察细胞毫秒级瞬态反应的快速给 药。
[0004]另外, 专利CN202210111379.8细胞显微注射装置和控制方法, 其采用了压电陶瓷
环来精密控制给 药量, 虽实现了皮升级的给 药控制, 但存在 如下问题:
[0005]如用药量太大, 生物药品往往十分昂贵, 药剂用量大成本较高; 分阶段压缩扩张注
射腔用时较长, 难以很好满足观察细胞瞬态反应快速注射的需求, 且调整注射量比较困难;
另外, 其结构复杂, 制作难度高, 维护较为麻烦。 因此, 亟需一种皮升级快速精准微量给药,
能够满足观察细胞毫秒级瞬态反应的要求, 且注 射量易调节、 结构简单、 易制作的微量给药
装置。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量给药装置及控制系
统,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量给药装置, 采用玻璃细管作为药剂储存器, 其一端呈毛细管
状, 另一端与多进一出通路连接, 采用双压力控制药剂是否输出及其输出速度, 由此解决现
有给药装置用药量大、 成本高, 分阶段压缩扩张注射腔用时较长, 难以很好满足观察细胞瞬
态反应快速注射的需求的技 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微量给药装置, 其包括玻璃
细管、 多进一出通路;
[0008]所述玻璃细管用于储存药剂, 其一端呈毛细管状, 用于微量注射药物, 另一端与多
进一出通路的出气通路连接;
[0009]所述多进一出通路的多条进气通路中保持一条进气通路常开, 其压力大小与药剂
和毛细管内壁的毛细管力大小相当;
[0010]给药时, 所述多进一出通路的其他进气通路开通, 使玻璃细管中压力超过药剂与
毛细管内壁的毛细管力, 通过控制进气通路中的压力大小 使药剂从玻璃细管中输出。
[0011]优选地, 所述微量给药装置, 其所述玻璃细管, 毛细管一端管口内径在10 ‑50um之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15305182 A
3
专利 一种微量给药装置及控制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0: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