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925212.5 (22)申请日 2022.08.0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0117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9.06 (73)专利权人 南京邦康生物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大厂 街道园西路旭升花苑19幢3 053室 (72)发明人 林璇如 王志华  (51)Int.Cl. C12Q 3/00(2006.01) C12Q 1/06(2006.01) C12M 1/42(2006.01) C12M 1/36(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00(2006.01) G01N 21/31(2006.01) C12R 1/23(2006.01) C12R 1/245(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6754619 A,2017.0 5.31 CN 206996354 U,2018.02.13CN 208328019 U,2019.01.04 CN 102905548 A,2013.01.3 0 CN 101623 099 A,2010.01.13 CN 112226335 A,2021.01.15 CN 113355227 A,2021.09.07 CN 110982047 A,2020.04.10 CN 110358869 A,2019.10.2 2 CN 1049190 50 A,2015.09.16 CN 10970 5025 A,2019.0 5.03 CN 106011159 A,2016.10.12 CN 109883959 A,2019.0 6.14 CN 104254394 A,2014.12.31 CN 105164513 A,2015.12.16 CN 101314782 A,20 08.12.03 CN 10485 5772 A,2015.08.26 CN 107338203 A,2017.1 1.10 KR 20080114007 A,2008.12.31 WO 0075284 A1,20 00.12.14 US 2011274676 A1,201 1.11.10 李晶.益生菌在酸 奶生产过程中对酵母和霉 菌污染的控制. 《中国乳品工业》 .2013,第21-24 页. (续) 审查员 傅磊 (54)发明名称 一种益生菌的生产控制方法与系统 (57)摘要 一种益生菌的生产控制方法, 包括: 在发酵 罐中依次通入培养基以及接种液, 对二者组合而 成的混合液进行发酵; 获取混合液的吸收光谱, 并计算出混合液的激子吸收峰以及吸收边; 获取 多组参数值; 每一组参数值包括: 激子吸收峰的 峰值的横坐标, 温度, 活性菌体的浓度, 以及吸收 边的关联参数; 根据学生模型, 预测出活性菌体 的浓度, 以控制益生菌的发酵结束时间。 本发明 无需取样, 尤其适用于在非常温、 非标准大气压 的情况下, 准确表征出益生菌在发酵状态下的状 态。 [转续页]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5011739 B 2022.11.01 CN 115011739 B (56)对比文件 Long Jin.On Modified Multi-Output Chebyshev-Polynomial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for Pat tern Clas sificati on of Wine Regions. 《IEEE Access》 .2018,第1973 - 1980页.2/2 页 2[接上页] CN 115011739 B1.一种益 生菌的生产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步骤1, 在发酵 罐中依次通入培 养基以及接种液, 对二 者组合而成的混合液进行发酵; 步骤2, 获取混合液的吸 收光谱, 并计算出混合液的激 子吸收峰以及吸 收边; 其中, 用于获取混合液的吸收光谱的器件依次为: 测量光源、 滤光片、 控制器、 单色仪、 发酵罐、 光电探测器、 前置放大器、 锁相放大器以及CPU; 发酵罐的前后壁设有透明玻璃窗户, 用于 透过测量 光源发出的探测光; 测量光源用于发出探测光, 以便于混合液吸收后, 得到吸收光谱; 测量光源是卤钨灯, 光电探测器为硅光电二极管; 单色仪的作用是为了提取单色光, 从而得到不同波长下 的吸 收图谱; 光电探测 器、 前置放大器分别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并进行放大; 锁相放大 器则是通过积分的方式以加强信号, CPU用于保存吸收光谱的图谱; 此外, 参考光路经由滤 光片、 控制器到 达锁相放大器; 步骤3, 获取多组参数值; 每一组参数值包括: 、  、 、 与  ; 其中 为 激子吸收峰的峰值的横坐标, 为温度, 为活性菌体的浓度; 与 为吸收边的关联参数, 如下式所示: 其中, 与 满足如下约束条件: 其中, 为吸收光谱的离散函数, 分别代表 中离散点 的x坐 标, 分别代表 中离散点   的y坐标, 为 中离散点的个数, 为预设的 固定值; 步骤4, 将多组第一输入参数与第 一输出参数代入到教师模型中, 根据教师模型输出的 第一预测值, 完成对教师模型的预训练; 其中, 第一输入参数 , 第一输出参数为 ; 步骤5, 根据第 二输入参数、 第一预测值以及第二输出参数, 代入到学生模型中, 并根据 损失函数 , 获得训练好的学生模型; 其中, 第二输入参数 , 第二输出参数为 ; 步骤6, 根据学生模型, 预测出活性菌体的浓度, 以控制益 生菌的发酵 结束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的生产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培养基的成分包 括: 磷酸氢二钾1g/L, 柠檬酸铵1g/L, 硫酸镁2g/L, 硫酸铵0.6g/L, 蛋白胨0.2g/L, 三氯化铁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011739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益生菌的生产控制方法与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益生菌的生产控制方法与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益生菌的生产控制方法与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益生菌的生产控制方法与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0: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