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30647.9
(22)申请日 2022.08.04
(71)申请人 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650503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海 源中
路1088号
(72)发明人 余绍蕾 杜伟春 陈建荣 吕品武
吕荣祥 左仕陆
(74)专利代理 机构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专利代理师 张杨 张秋玲
(51)Int.Cl.
C12P 23/00(2006.01)
C12N 1/38(2006.01)
C12N 1/12(2006.01)
C12M 1/38(2006.01)C12M 1/36(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12(2006.01)
C12M 1/04(2006.01)
C12M 1/00(2006.01)
C12R 1/89(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的方法及
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
含量的方法及系统, 包括生长阶段、 诱导第一阶
段以及诱导第二阶段。 所述系统包括池体、 过滤
装置、 水车、 隔墙、 横架、 气缸、 升降架、 第一弧形
板、 第二弧形板、 补光灯、 喷气头。 本发明方法有
利于促进藻细胞增殖, 缩短培养周期, 并为后续
诱导阶段 奠定基础, 在诱导阶段分成两个阶段进
行, 诱导第一阶段起到藻细胞由生长阶段转入诱
导阶段过渡适应的作用, 诱导第二阶段使雨生红
球藻全面转红并大量产生虾青素, 从而提高雨生
红球藻虾青素含量, 本发明方法适合产业化养殖
螺旋藻; 本发 明系统能够促进雨生红球 藻在培养
液中移动, 使藻与营养物质以及光充分接触, 可
规模化、 产业 化养殖雨 生红球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5181776 A
2022.10.14
CN 115181776 A
1.一种提高雨 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阶段:
(1) 生长阶段: 光暗比18: 6; 光培养持续通入空气, 光照强度1250~1750lx, 白光与红光
同时照射, 温度控制在20~25℃; 暗培养采用的有机碳源为葡萄糖, 并持续通入空气, 温度控
制在25~27℃; 生长阶段全程pH控制在7~8, 培养5~10d;
(2) 诱导第一阶段: 将藻与 生长阶段的培养液分离, 用无菌水冲洗藻, 去除残留培养液,
取藻放入池中在缺氮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白光与蓝光同时照射, 光照强度2750~3300lx, 光
周期24h, 温度28℃, 诱 导1~2d;
(3) 诱导第二阶段: 向缺氮培养液中按1g/L添加氯化钠, 白光与蓝光同时照射, 光照强
度10000~15000lx, 光周期24h, 温度3 0℃, 诱导5~1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生长阶段中
白光与红光的强度比例为 1:2, 光培养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浓度为0.2%, 有机碳源 添加
量为6~10g/L, 暗培 养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浓度为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诱导第一阶
段中白光与蓝光的强度比例为1:2, 诱 导第二阶段中白光与蓝光的强度比例为1:2.5 。
4.一种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的方法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 横架 (5) 、 气缸 (6) 、 升降架 (7) 、 第一弧形板 (8) 、 第二弧形板 (9) 、 补光
灯 (10) 、 喷气头 (11) , 所述的横架 (5) 有多个, 分别沿池体长度方向跨设于池体上, 所述的横
架 (5) 上设有气缸 (6) , 所述的升降架 (7) 底部与气缸 (6) 活塞 杆连接, 且升降架 (7) 与水流方
向平行, 所述的升降架 (7) 沿架体长度方向, 在架体底部固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升降杆
(14) , 所述的第一弧形板 (8) 向下凸起, 第二弧形板 (9) 向上凸起, 所述的第一弧形板 (8) 、 第
二弧形板 (9) 顶部分别固设于升降杆 (14) 下端, 同一升降架 (7) 对应的弧形板相同, 相邻升
降架 (7) 对应的弧形板不同, 所述的第一弧形板 (8) 与第二弧形板 (9) 的升降方向相反, 所述
的第一弧形板 (8) 的底面、 第二弧形板 (9) 的顶面分别设有补光灯 (10) , 所述的第一弧形板
(8) 的顶 面、 第二弧形板 (9) 的底 面分别设有喷气头 (11) , 当第一弧形板 (8) 对应的喷气头开
启时, 第二弧形板 (9) 对应的喷气头保持关闭, 或当第一弧形板 (8) 对应的喷气头 关闭时, 第
二弧形板 (9) 对应喷气头保持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气头 (11) 有多个, 由弧形板 中心向
边缘依次设置, 且出气端弧形板边 缘方向倾 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 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架 (5) 侧面设有导向套 (15) , 所述
的升降杆 (14) 穿过导向套 (15) , 与导向套 (15) 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系统, 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池体还设有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 (2) , 所述的池体有两个, 分
别为生长池 (101) 、 诱导池 (102) , 生长池 (101) 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 (12) 与过滤装置 (2) 进
水口连接, 过 滤装置 (2) 出 料口通过输送机 (13) 与诱 导池 (102) 进料口连接 。
9.根据权利 要求4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车 (3) 以及隔墙 (4) , 所述的池体 中
部分别设有隔墙 (4) , 且隔墙 (4) 两端与池体之间有间距, 每一池体均设有两个水车 (3) , 水
车 (3) 分布在隔墙 (4) 两边, 其中一个水 车 (3) 位于池体首端, 另一个水 车 (3) 位于池体 尾端。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181776 A
2一种提高雨生红球 藻虾青素含量的方 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雨生红球藻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
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雨生红球藻是天然虾青素的重要来源。 雨生红球藻内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成分含
有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黄素和 类胡萝卜素, 因此雨生红球藻呈现绿色。 在雨生红球藻受到
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时, 会累积虾青素, 藻细胞颜色变成红色。 近年来, 人们针对雨生
红球藻产生虾青素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在雨生红球藻提高虾青素含量的产业化应用
方面, 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为此, 研发一种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的方法及系统是非常
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雨 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的方法。
[0004]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提高雨 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的方法的系统。
[0005]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以下阶段:
(1) 生长阶段: 光暗比18: 6; 光培养持续通入空气, 光照强度1250~1750lx, 白光与
红光同时照射, 温度控制在20~25℃; 暗培养采用的有机碳源为葡萄糖, 并持续通入空气, 温
度控制在25~27℃; 生长阶段全程pH控制在7~8, 培养5~10d;
(2) 诱导第一阶段: 将藻与生长阶段的培养液分离, 用无菌水冲洗藻, 去除残留培
养液, 取藻放入池中在缺氮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白光与蓝光同时照射, 光照强度2750~
3300lx, 光周期24h, 温度28℃, 诱 导1~2d;
(3) 诱导第二阶段: 向缺氮培养液中按1g/L添加氯化钠, 白光与蓝光同时照射, 光
照强度10 000~15000lx, 光周期24h, 温度3 0℃, 诱导5~10d。
[0006]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池体、 过滤装置、 水车、 隔墙、 横架、 气缸、 升
降架、 第一弧形板、 第二弧形板、 补光灯、 喷气头, 所述的池体有两个, 分别为生长池、 诱导
池, 生长池出水 口通过出水管道与过滤装置进水 口连接, 过滤装置出料 口通过输送机与诱
导池进料口连接, 所述的池体中部 分别设有隔墙, 且隔墙两端与池体之间有间距, 每一池体
均设有两个水车, 水车分布在隔墙两边, 其中一个水车位于池体首端, 另一个水车位于池体
尾端, 所述的横架有多个, 分别沿池体长度方向跨设于池体上, 所述的横架上设有气缸, 所
述的升降架底部与气缸活塞杆连接, 且升降架与水流方向平行, 所述的升降架沿架体长度
方向, 在架体底部固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升降杆, 所述的第一弧形板向下凸起, 第二弧形板
向上凸起, 所述的第一弧形板、 第二弧形板顶部分别固设于升降杆下端, 同一升降架对应的
弧形板相同, 相邻升降架对应的弧形板不同, 所述的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升降方向
相反, 所述的第一弧形板的底面、 第二弧形板的顶面分别设有补光灯, 所述的第一弧形板的
顶面、 第二弧形板的底面分别设有喷气 头, 当第一弧形板对应的喷气 头开启时, 第二弧形板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5181776 A
3
专利 一种提高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的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0: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