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73674.4
(22)申请日 2022.08.15
(71)申请人 北京工商大 学
地址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 1号
(72)发明人 林玲 谢瑶双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专利代理师 韩凤
(51)Int.Cl.
C12N 11/10(2006.01)
C12M 3/00(2006.01)
C12M 1/34(2006.01)
C12M 1/00(2006.01)
B01L 3/00(2006.01)
B01J 13/06(2006.01)B01J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及其应用, 属于细胞力学特征和释放物质监测领
域。 其首先制备用于生成液滴的微流控芯片; 随
后将液晶相作为最内相、 载细胞凝胶溶液作为中
间相, 油相作为连续相分别引入制备得到的微流
控芯片中, 经过包被切割后制备得到载细胞凝胶
微胶囊; 用于监测3D培养细胞微环境pH中。 本发
明在液滴微流控的基础上制备一种包裹液晶的
载细胞微胶囊, LC ‑Gelcells具有制备简单、 尺寸
可控、 单分散性良好、 机械性能稳定、 生物相容性
良好、 有效间隔外界环境干扰、 可视化观察等优
点, 能够实现对3D培养微球模型内部细胞微环境
pH的监测, 在细胞研究、 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 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5322982 A
2022.11.11
CN 115322982 A
1.一种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首先制备用于生成液滴的微流控芯片; 随
后将液晶相作为最内相、 载细胞凝胶溶液作为中间相, 油相作为连续相分别引入制备得到
的微流控芯片中, 经 过包被切割后制备 得到载细胞凝胶微胶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微流控芯片自上至下依
次设置连续相入口(1)、 中间相入口(2)、 最内相入口(3)、 第一交叉口(4)、 第二交叉口(5)、
收集池(6)和出口(7);
所述中间相入 口(2)和最内相入 口(3)通过微通道在第一交叉口(4)交汇; 连续相入 口
(1)和第一交叉口(4)通过微通道在第二交叉口(5)交汇; 所述第二交叉口(5)通过微通道连
通入收集池(6), 收集池(6)与出口(7)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微流控芯片材料为
PDMS, 其大小为1.5 ×4.5cm; 所述微通道宽10 0 μm, 高80 μ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微流控芯片通过匀胶、
曝光、 显影、 复制成型以及键合密封制备得到; 具体过程为: 用匀 浆机将光刻胶甩到需要的
通道厚度, 利用掩膜与紫外光刻原理将光刻胶曝光形成图案; 随后洗去 未被曝光的光刻胶,
形成硅片模 具; 将上述硅片模 具放到较平的容器中, 倒入适量PDMS; 最后将芯片和载玻片进
行等离子表面活化后键合, 即得到微 流控芯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液晶相具体为液晶5CB
或者掺杂质量体积浓度为10%的4 ‑戊基联苯‑4'‑羧酸PBA的液晶E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载细胞凝胶溶液是由加
入100 μL胎牛血清FBS的细胞沉淀物与90 0 μL凝胶溶 液混合均匀制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油相具体为含有体积比
为0.3%的氟表面活性剂的氟化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载细胞凝胶微胶囊的制
备步骤为:
(1)取三支注射器, 分别与三根软管的一端相连; 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对应连通入微流控
芯片的连续相入口(1)、 中间相入口(2)和最内相入口(3)中;
(2)液晶相与载细胞凝胶溶液在第一交叉口(4)形成 “载细胞凝胶包液晶 ”型液滴; 所述
“载细胞凝胶包液晶 ”型液滴在第二交叉口(5)被连续相切割, 形成载细胞凝胶微胶囊。
9.权利要求1 ‑8之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载细胞微胶囊的应用, 其特征是: 将其应用于
监测3D培 养细胞微环境pH中。
10.权利要求1 ‑8之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载细胞微胶囊的应用, 其特征是: 通过偏光
显微镜观察载细胞凝胶微胶囊的偏光形貌变化 来监测3D培 养细胞微环境的pH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22982 A
2一种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 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 一种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属于细胞力学特征和释放物
质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细胞3D培养模型中, 传统的通过微传感器获取微球中细胞的生化特征信息的方
法, 常常局限于监测 微球周围的介质, 测量微球体内部信息甚至追踪梯度分布仍然是一个
巨大的挑战, 因此需要 进一步寻找研究适 合3D细胞培 养模型的新型生物传感器。
[0003]功能化的LC液滴作为一种新型的超高灵敏传感器引起了大量关注。 LC液滴为了 实
现传感功能, 其界面通常被化学或生物等功能分子修饰, 目标分析物吸附在液滴表面, 引起
液滴表面LC 分子的锚定改变, 即由吸附质引起的液晶界面能(所谓的锚定能)取向依赖部 分
的变化。 LC分子排列取向的改变, 在偏光显微镜(POM)下呈现出不同的光学织构, 因此容易
对目标分析物实现可视化的光学检测。
[0004]传统的制备单分散LC液滴的方法包括超声法、 相分离以及微胶囊封装等方法, 存
在形成的LC液滴尺 寸可能不均匀、 制备步骤繁琐、 消耗时间等问题。 液滴微流控技术在制备
LC液滴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与潜力。 微流控液滴技术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和可控性, 产
生的液滴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 而且完全相同, 显著 提高了液滴的产生效率, 有利于实现大
规模、 高通量分析; 另一方面, 仅通过控制微通道的几何形状和流体流速, 就可实现对液滴
尺寸的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检测细胞3D培养微环境
pH的方法, 通过微流控芯片制备一种载细胞凝胶微胶囊(LC ‑Gelcells), 用偏光显 微镜观察微
胶囊中液晶偏光形貌的变化来检测细胞3D培养微环境中pH值的变化。 LC ‑Gelcells具有制备
简单、 尺寸可控、 单分散性良好、 机械性能稳定、 生物相容性良好、 有效间隔外界环境干扰、
可视化观察 等优点, 能够实现对3D培 养微球模型内部细胞微环境pH的监测。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载细胞微胶囊的制 备方法, 首先制 备用于生成液滴的微
流控芯片; 随后 将液晶相作为最内相、 载细胞凝胶溶液作为中间相, 油相作为连续相分别引
入制备得到的微 流控芯片中, 经 过包被切割后制备 得到载细胞凝胶微胶囊。
[0007]进一步地, 所述微流控芯片自上至下依次设置连续相入口、 中间相入口、 最内相入
口、 第一交叉口、 第二交叉口、 收集池和出口;
[0008]所述中间相入口和最内相入口通过微通道在第一交叉口交汇; 连续相入口和第一
交叉口通过微通道在第二交叉 口交汇; 所述第二交叉 口通过微通道连通入收集池, 收集池
与出口相连。
[0009]进一步地, 所述微流控芯片材料为PDMS, 其大小为1.5 ×4.5cm; 所述微通道宽100 μ
m, 高80 μm。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322982 A
3
专利 一种载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20: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