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88812.1 (22)申请日 2022.07.06 (71)申请人 安徽天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 工业园区银湖路271号 (72)发明人 刘彭城 乔磊磊 张冉 陈建波  汪艳 张传银 周迟俊 于冬梅  胡盛伟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 务所(普通 合伙) 34113 专利代理师 杨晋弘 (51)Int.Cl. C08F 220/56(2006.01) C08F 220/06(2006.01) C08F 222/20(2006.01)C08F 220/34(2006.01) C08F 222/38(2006.01) C08F 2/48(2006.01) C08L 33/26(2006.01) C08K 3/2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光引 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引 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 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1) 油相和乳化剂 按 质量比2‑5:1混匀, 称溶液A; (2) 交联剂和去离子 水按质量比1:10000 ‑20000混合, 并加入混合液 总质量1.3 ‑1.6倍的聚合单体和0.1 ‑2%的硫酸铵 固体, 溶解后用45 ‑55%的硫酸调pH为3 ‑3.5, 称溶 液B; (3) 按质量比1.5 ‑2.5: 1将溶液A加到溶液B 中, 拌匀; (4) 转至三井烧 瓶, 通氮气25 ‑35min, 加 入总质量1 ‑2‰的光引发剂, 溶解后置于0℃ ‑20 ℃密封, 用低压紫外灯照射, 20℃前不采取控温 措施, 20℃后控温在0.06 ‑0.15℃/min, 27 ‑28℃ 时控温1h; 待不再升温后, 继续反应0.5h; (5) 将 反应液用其体积1.5 ‑2倍的丙酮或乙醇萃取提纯 10‑20h, 得到白色固体, 粉碎即可。 本发明优点: 采用光引发, 聚合反应温度随和, 反应易于控制, 操作方便, 且无引发剂残基, 安全环保。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14989350 A 2022.09.02 CN 114989350 A 1.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将油相和乳化剂按质量比2 ‑5:1混合均匀, 称为溶 液A; (2) 将交联剂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0000 ‑20000混合, 并加入混合液总质量1.3 ‑1.6 倍的聚合单体, 搅拌均匀, 加入混合液总质量0.1 ‑2%的硫酸铵固体至完全 溶解, 再用质量浓 度45‑55%的硫酸溶 液调节pH为3 ‑3.5备用, 称为溶 液B; (3) 按溶液A和溶液B质量比1.5 ‑2.5: 1将溶液A加到溶液B中, 搅拌均匀, 即得半透明状 反向微乳液; (4) 将反向微乳液转移至三井烧瓶 中, 通氮气除氧25 ‑35min, 加入半透明状反向微乳液 质量1‑2‰的光引发剂, 搅拌至完全溶解, 置于10℃ ‑20℃下密封, 用低压紫外灯照射反应, 利用控制光照强度来控制聚合升温过程, 20℃前不采取控温措施, 20℃后控温每分钟升温 在0.06‑0.15℃, 在27 ‑28℃时控温1h; 待聚合完全不再升温后, 继续反应0.5h, 即得含有聚 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半透明状液体; (5) 将上述半透明状液体用其体积1.5 ‑2倍的丙酮或乙醇萃取提纯10 ‑20h, 得到白色固 体, 粉碎即得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聚 丙烯酰胺纳米微球溶解在 超纯水中, 置于40 ‑45℃的水浴锅中, 向超纯水中加入聚丙烯 酰胺 纳米微球质量3 ‑5倍的纳米Fe3O4颗粒和0.5   ‑1%的过硫酸铵, 经过洗涤3 ‑5次, 烘干3 ‑5h, 粉 碎即可获得 具有磁性的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1) 中油相为白油、 柴油、 航空煤油、 汽油、 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1) 中乳化剂为有机酸类、 Span系列和Twe en系列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有机酸类为油酸、 亚麻酸、 石油羧 酸、 月桂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2) 中交联剂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二乙烯基苯中的一种或多 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2) 中聚合单体为丙烯酸、 丙烯酰胺、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制 备所得的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为阳离 子型、 阴离 子型、 非离 子型或两性型。 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步骤 (4) 中光引发剂为V50 (2,2' ‑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 、 2 ‑羟基‑4'‑(2‑羟 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 二芳基碘鎓盐I ‑250、 三芳基硫鎓盐光引发剂I ‑160、 2‑羟基‑2‑甲 基‑1‑苯基丙酮、 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989350 A 2一种光引 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领域, 涉及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技术背景 [0002]聚丙烯酰胺 (PAM) 是一种线型高分子聚合物, 化学式为(C3H5NO)n。 在常温下为坚硬 的玻璃态固体, 产品有胶液、 胶乳和白色粉粒、 半透明珠粒和薄片等。 热稳定性良好。 聚丙烯 酰胺作为润滑剂、 悬浮剂、 粘土稳定剂、 驱油剂、 降失水剂和增稠剂, 在钻井、 酸化、 压裂、 堵 水、 固井及二次采油、 三次采油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 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油田化学品。 [0003]聚丙烯酰胺是以丙烯酰胺水溶液为原料,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 进行聚合反应, 在反 应完成后生成的聚丙烯 酰胺胶块经切切割、 造粒、 干燥、 粉碎, 最 终制得聚丙烯 酰胺产品, 其 关键工艺是聚合反应。 聚合方法按单体在介质中的状态分为: 水溶液聚合法、 反相乳液聚 合、 反相微乳液聚合、 沉淀聚合、 反相悬浮聚合、 固态聚合 等。 [0004]现有的聚丙烯酰胺微球多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工艺生产, 此种工艺对乳化剂的选 择要求高, 原料多, 聚合过程不稳定, 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较高, 且制备的微球粒径较大, 生产 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 米 微球的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 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将油相和乳化剂按质量比2 ‑5:1混合均匀, 称为溶 液A; (2) 将交联剂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0000 ‑20000混合, 并加入混合液总质量1.3 ‑ 1.6倍的聚合单体, 搅拌均匀, 加入混合液总质量0.1 ‑2%的硫酸铵固体至完全溶解, 再用质 量浓度45 ‑55%的硫酸溶 液调节pH为3 ‑3.5备用, 称为溶 液B; (3) 按溶液A和溶液B质量比1.5 ‑2.5: 1将溶液A加到溶液B中, 搅拌均匀, 即得半透 明状反向微乳液; (4) 将反向微乳液转移至三井烧瓶中, 通氮气除氧25 ‑35min, 加入 半透明状反向微 乳液质量 1‑2‰的光引发剂, 搅拌至完全 溶解, 置于10℃ ‑20℃下密封, 用低压紫外灯照射反 应, 利用控制光照强度来控制聚合升温过程, 20℃前不采取控温措施, 20℃后控温每分钟升 温在0.06 ‑0.15℃, 在27 ‑28℃时控温1h; 待聚合完全不再升温后, 继续反应0.5h, 即得含有 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半透明状液体; (5) 将上述半透明状液体用其体积1.5 ‑2倍的丙酮或乙醇萃取提纯10 ‑20h, 得到白 色固体, 粉碎即得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 [0007]进一步, 将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溶解在超纯水中, 置于40 ‑45℃的水浴锅中, 向超 纯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纳米 微球质量3 ‑5倍的纳米Fe3O4颗粒和0.5   ‑1%的过硫酸铵, 经过洗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4989350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光引发制备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19: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