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CCS B 50 DB46 海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6/ T 540—2021 中华鳖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artificial culture of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 2021 - 08 - 02 发布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9 - 01 实施 发 布 DB46/T 54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 /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本文件起草人:李芳远、李高俊、申志新、董杨、王吉、梁松、王德强。 1 DB46/T 540—2021 中华鳖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人工养殖环境条件、亲鳖培育、产卵孵化、稚鳖培育、幼 鳖培育、成鳖养殖和病害防治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中华鳖人工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GB/T 26876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GB/T 32140 中华鳖配合饲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SC/T 7015 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和GB/T 2687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稚鳖 larval soft-shelled turtle 体重50 g以下的中华鳖。 [来源:GB/T 26876-2011,3.1] 3.2 幼鳖 juvenile soft-shelled turtle 体重50 g~250 g的中华鳖。 [来源:GB/T 26876-2011,3.2] 3.3 成鳖 adult soft-shelled turtle 2 DB46/T 540—2021 体重250 g以上的中华鳖。 [来源:GB/T 26876-2011,3.3] 3.4 亲鳖 breed soft-shelled turtle 体重大于1.0 kg,且年龄在2龄以上的用于人工繁育的性成熟的中华鳖。 [来源:GB/T 26876-2011,3.4,有修改] 3.5 饲料台 feeding hack;feeding platform 设置于养殖水体中供定点投放饲料的设施。 [来源:GB/T 22213-2008,4.19,有修改] 3.6 放养密度 stocking density 单位面积或体积放养中华鳖的数量或重量 [来源:GB/T 22213-2008,6.5,有修改] 3.7 投饲量 feeding quantity 对水产养殖对象投放饲料的数量 [来源:GB/T 22213-2008,6.17] 4 养殖环境条件 4.1 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应符合 NY/T 5361 的相关规定。 4.2 水质条件 水源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相关规定。 4.3 鳖池类型和规格 按照 GB/T 26876 的相关规定执行。 4.4 防逃设施 土池用铝板、PVC板、水泥板或砖墙等将四周围拦,至少高出地面0.5 m,要求牢固,内壁光滑,四 角围成圆弧形。水泥池可在顶端用水泥板或砖块向内压檐10 cm~15 cm。 鳖池进出水口安装防逃金属网。 4.5 产卵房 2 在亲鳖池向阳的一边池埂修建产卵房。产卵房大小应根据雌鳖总数而定,每 100~120 只雌鳖建 2 m 的产卵房,房高 2 m,房内铺厚 20 cm~30 cm 的细河沙,沙面与地面持平,由鳖池铺设坡度小于 30°的 3 DB46/T 540—2021 斜坡至产卵房。 4.6 晒台 土池直接在鳖池向阳面利用池坡用砖块或水泥板使池边硬化,做成与池边等长、宽约1 m的斜坡; 水泥壁池用木材或竹板等材料做成浮排形或棚式拱形晒台,固定于池中水面。 4.7 饲料台 饲料台以石棉瓦、水泥板或木板等材料搭建,为长方形1 m~2 m,宽0.5 m左右,用铁丝等物固定在 水下离水面20 cm的位置,露出水面的饲料台背面与水面呈15°~20°夹角。每200只稚鳖或150只幼鳖 2 或50~100只成鳖铺设约1 m 的饲料台。 5 亲鳖培育 5.1 鳖池塘清整 2 排干池水,检修防逃设施,保持池底有20 cm左右软泥;每667 m 鳖池施用生石灰100 kg~150 kg, 化浆后全池泼洒,再曝晒7 d~10 d。 5.2 亲鳖选择 5.2.1 来源 亲鳖来源有以下途径: ——中华鳖原(良)种场生产或从原(良)种场引进的中华鳖培育而成。 ——从中华鳖天然种质资源库或未经人工放养的天然水域捕捞,或从上述水域采集的中华鳖苗种培 育而成。 5.2.2 鳖龄与体重 鳖龄2龄以上,体重大于1.0 kg。 5.2.3 雌雄鉴别 雌鳖尾短,自然伸直达不到裙边;体厚,后腿之间距离较窄。 雄鳖尾长且粗壮,自然伸直超出裙边 1 cm 以上;体较雌鳖薄,后腿之间距离较窄。 5.3 放养 5.3.1 放养前消毒 中华鳖常用体表消毒方法有以下三种,可任选一种使用: ——2%~4%的食盐水浸浴5 min; ——15 mg/L~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 min~20 min; ——30 mg/L~40 mg/L的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溶液浸浴15 min~20 min。 5.3.2 放养密度 2 每667 m 放养250~300只。 5.3.3 雌雄配比 4 DB46/T 540—2021 亲鳖雌雄比例为3:1或4:1,雄性个体应比雌性大,但体重不宜超过1倍。 5.3.4 放养时间 选择水温15 ℃以上的晴天进行。 5.3.5 放养方法 放养时将装有消毒过的鳖,装入箱或筐中,轻轻放入水中,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 5.4 饲养与管理 5.4.1 饲料种类 亲鳖用以下饲料: ——配合饲料; ——动物性饲料:鲜活鱼、虾、螺、蚌、蚯蚓、禽畜内脏等; ——植物性饲料:新鲜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胡萝卜等。 5.4.2 饲料质量 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GB/T 32140的相关规定。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投喂前应消毒处理,具体按 10.2.2 d)的规定。 5.4.3 投饲量 配合饲料日投饲量(干重)为亲鳖体重的1%~3%,鲜活饲料日投饲量为亲鳖体重的5%~10%,并根 据气候状况和摄食强度进行适当调整。每次的投饲量以投饲后1 h内吃完为宜。 5.4.4 投喂方法 投喂应坚持以下“四定”原则: a) 定质:按5.4.2的规定; b) 定量:按5.4.3的规定; c) 定点:放养初期,饲料投喂在食台的水下部分,15 d ~30 d后逐步改为投放在食台的水上部分; d) 定时:水温 20 ℃~25 ℃时,每天 1 次,12:00左右投喂;水温>25 ℃时,每天 2 次,分 别为 9:00前和 16:00后投喂。 5.4.5 疾病防治 按10章的规定。 5.4.6 日常管理 5.4.6.1 水质管理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调控水质,使养鳖池水质符合NY 5051的规定: ——物理调控:定时换水,换水量不超过水体的1/3,控制水位在1.5 m~2.0 m,透明度25 cm~35 cm,pH值6.5~8.5,溶氧4 mg/L以上,水色保持黄绿色或茶褐色; ——化学调控:定期消毒,按10.2.2 a)的规定; ——生物调控:按10.2.1 c)、10.2.1 d)的规定。 5 DB46/T 540—2021 5.4.6.2 池水排放 池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的规定。 5.4.6.3 清扫饲料台 每次投饲前清扫食台上的残饵,保持食台清洁。 5.4.6.4 巡池 每天早晨巡池,观察水质、水温变化,做好防病、防逃工作。发现病鳖及时隔离治疗。特别是交配 产卵期,要加强巡塘,避免外来噪声与雄鳖间撕咬而影响雌鳖产卵。 定期检查维修防逃设施。 5.4.6.5 档案管理 安排专人专管,详细做好投料登记及用药记录,建立好饲养档案。 6 产卵孵化 6.1 产卵季节 4月至9月(水温23 ℃~32 ℃)雌鳖产卵,6月至7月为产卵高峰期。 6.2 产卵前准备 雌鳖产卵前5 d,翻松产卵房板结的沙层,清除块石、野草等杂物,调整沙层湿度,含水量为6%~ 8%,即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准。 6.3 鳖卵收集 在产卵房收集产卵时要把卵壳顶上有白点的动物极朝上,轻放于底部松软的器皿内。收集完成后抹 平沙子。 6.4 受精卵的鉴别 按GB/T 26876的相关规定执行。 6.5 孵化 6.5.1 孵化设施 6.5.1.1 孵化房 孵化房面积据繁育规模而定,要求保温性好,不透光,能换气。 6.5.1.2 孵化箱及孵化架 孵化箱以正方形、透气性好的木箱为宜,规格一般为50 cm×50 cm×15 cm。底板每隔 5 cm 开直径 5 mm 的孔。 孵化架据孵化箱大小来制作,一般以上下叠放5个孵化箱为宜。 6.5.1.3 孵化介质 6 DB46/T 540—2021 用河沙、蛭石等。河沙粒径以0.5 mm~0.6 mm 为宜;蛭石粒径以0.4 mm~0.5 mm为宜。 6.5.2 孵化条件 6.5.2.1 温度 孵化介质(沙、蛭石等)温度控制在29 ℃~32 ℃。 6.5.2.2 湿度 在孵化房内进行人工孵化,空气湿度为80%~85%。 6.5.2.3 含水量 孵化介质的含水量控制在6%~8%。 6.5.3 孵化操作与管理 孵化操作与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将经过鉴别的受精卵动物极向上,在孵化箱中单层或双层成排整齐地埋藏的孵化介质中,卵间 距1 cm。 b) 将装好受精卵的孵化箱整齐的叠放在孵化架上,并架放离地面20 cm。 c) 孵化盘中介质含水量低于6%,即表面沙层发白、蛭石用手紧捏挤不出水或覆盖的海绵干燥无水 汽时,及时用喷雾器喷上少量水雾。 d)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记录好每日的孵化管理日志。 7 稚鳖培育 7.1 稚鳖暂养 稚鳖刚出壳时还十分脆弱,不宜立即入池,应先放在用高锰酸钾消毒过的光滑的陶瓷或塑料盆中, 用清水暂养,暂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0 只左右,水深2 cm~3 cm,放入一定数量的同样消毒过的新 鲜水草,并经常换水。2
DB46-T 540-2021 中华鳖人工养殖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2:05: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