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1 DB3309 浙 江 省 舟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9/T 32—2018 代替 DB3309/T18.2—2005 舟山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2018-06-10 发布 2018-06-10 实施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09/T 32 —2018 前 言 DB3309/T32-2009 《无公害 舟山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本标准代替并废止 DB3309/T18.2-2005《无公害 舟山大黄鱼 第 2 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舟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岱山县渔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光锋、吴一挺、夏昊、徐志进。 Ⅰ DB3309/T 32 —2018 舟山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舟山大黄鱼鱼种培育、成鱼养殖和鱼病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舟山大黄鱼鱼种培育、成鱼养殖和鱼病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3195 水质测定标准 GB/T 18407.4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鱼种培育 3.1 环境条件 3.1.1 网箱区的选择 应选择风浪较小的海区,传统小网箱培育水深 5m 以上,潮流畅通,海区流速小于 1.0m/s,经挡 流等措施后网箱内流速小于 0.5m/s。 3.1.2 网箱区周围环境条件 无直接的工业“三废”及农业、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源。 3.1.3 水环境因子 水环境因子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质:应符合 NY5052 的规定; ——水温:8℃~30℃,早春苗以 16℃以上放养为宜; ——盐度:13~32。 3.2 网箱区的设置与维护 3.2.1 网箱布局 浮动式网箱每 30 个左右连成网排,多个网排串联形成网箱养殖区。 网排之间应留有 50m 以上宽的主航道,多个 20m 以上的次航道,网排间的最小距离为 10m 以上, 网箱养殖区之间应间隔 500m 以上。整个网箱养殖区的养殖面积不应超过可养殖海面的 15%。每个网箱 养殖区连续养殖两年后,应休养半年以上。 3.2.2 网箱区的环境卫生 生活污水、废弃物、残饵、病死鱼等不得丢弃于养殖海区,各网排应设收集容器分类收集并配备 船只专人负责收集处理。 1 DB3309/T 32—2018 3.3 网箱选择 宜选择质地较软、无结节网片,规格一般为(3.0 m ~7.0 m)×(3.0 m ~4.0 m)×(3.0 m ~4.0 m) 的网箱。放养全长 25mm~30mm 鱼苗,网目 3mm~4mm;放养全长 40mm~50mm 鱼苗,网目 4mm~5mm;放 养全长 50mm 以上鱼苗,网目 5mm~10mm。 3.4 鱼苗运输 4 3 4 3 宜 用 活 水 船 运 输 , 密 度 为 1.5 × 10 尾 /m ~ 6 × 10 尾 /m ; 近 距 离 运 输 用 充 气 塑 料 薄 膜 袋 (0.4m×0.8m)包装运输,宜在水温为 15℃以下进行,每袋装鱼苗 200 尾~700 尾,运输前应停喂一 日。 3.5 放养 投放鱼苗选择在小潮汛期间,以低平潮流时为宜,低温季节选择在晴天无风的午后,高温季节宜 3 选择天气阴凉的早晚进行。全长为 30mm 的鱼苗,放养密度以 1500 尾/m 为宜,随着鱼体的长大,降低 放养密度,及时分箱。 3.6 饲料种类 刚放入网箱的鱼苗,可投喂适口的配合饲料、鱼贝肉糜、糠虾、大型冷冻桡足类等。养至体重 25g/ 尾以上,可投喂绞碎的鱼糜或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 3.7 投饵 采用少量多次、缓慢投喂的方法,刚放入网箱时每日投喂 6~8 次,后可逐渐减少至 2 次,早晨和 傍晚投喂。全长 30mm 以下的鱼苗,当水温升至 20℃以上时,鱼糜日投饵率为 100%或人工配合饲料日 投饵率为 0.5%~1.5%,随着鱼体的长大,逐渐降低投饵率。 3.8 日常管理 3.8.1 冲洗网箱 根据网箱清洁度和附着生物情况定期冲洗网箱,一般 5~8 天冲洗一次。同时对苗种进行筛选分箱 及鱼体消毒。 3.8.2 其他管理 每日定时观测水温、盐度、透明度与水流等理化因子,以及苗种集群、摄食、病害与死亡情况, 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并详细记录。 3.9 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至 15℃~10℃时,1 日~2 日投喂 1 次,投饵率以 1%为宜,傍晚投喂,同时做好日常 管理,尽量避免移箱操作;当水温下降至 10℃以下时,应将鱼种移至室内加温管理或移至水温较高海 区饲养。 3.10 质量要求 鱼种规格 50g/尾以上,大小整齐体形均称,鳞片完整,无伤、无病、无畸形,游动活泼,正常移 动无大量死亡。 4 成鱼养殖 4.1 传统小网箱养殖 4.1.1 环境条件 按 3.1 执行 4.1.2 网箱区的设置与维护 按 3.2 执行 4.1.3 网箱的选择 网箱规格(3.0 m ~7.0 m)×(3.0 m ~4.0 m)×(3.0 m ~4.0 m),网目 10 mm~30mm。 2 DB3309/T 32 —2018 4.1.4 运输 活水舱运输,密度为 600 尾/m3~1000 尾/m3。 4.1.5 鱼种放养 4.1.5.1 质量 种质优良、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无畸形。外购的鱼种,应检疫合格。 4.1.5.2 规格 放养规格为 50 g/尾,放养密度为 30 尾 / m³水体。 4.1.5.3 放养 选择在小潮汛期间,放养前可用淡水等对鱼体进行消毒。可少量混养鲷科鱼类等苗种。 4.1.6 饲料 以冰鲜活小杂鱼为主,绞碎成鱼糜投喂,或用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 4.1.7 投喂 每日早上与傍晚各投喂 1 次,日投饵率主要依据前一日摄食情况,结合天气、风向、潮流等综合 确定,鱼糜为 3%~6%,配合饲料 0.5%~1.5 %。 4.1.8 日常管理 根据水温和网目堵塞情况及时换洗网箱,同时进行筛选分箱和鱼体消毒。每日定时观测水温、盐 度、透明度与水流等理化因子,以及鱼的集群、摄食、病害与死亡情况,高温季节或养成后期加盖遮 阳物,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认真填写养殖日志。 4.2 深水网箱养殖 4.2.1 环境条件 应选择有岛礁屏障,可以躲避大风浪;海底地势平缓,坡度小,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水深 12 m~ 30 m ;潮流通畅,海区流速小于 1.0 m/s,流向平直而稳定,经挡流、分流等措施后深水网箱内流速 小于 0.8 m/s。养殖区周围应无直接工业“三废”及农业、生活等污染源,有较为丰富的淡水、饵料源。 养殖海区应符合 GB/ T 18407.4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4.2.2 网箱区的设置与维护 4.2.2.1 网箱布局 根据网箱大小以及潮流和风浪的不同情况,可单个网箱单点固定,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由多个 网排串联组成网箱养殖区。网箱排列应与潮流相适应,以便潮流通畅。网排与网排之间,应留间距 80 m 以上宽度的养殖区主通道。网箱养殖区的养殖面积不应超过可养殖海区面积的 15%。网箱养殖区连 续养殖两年后,应休养半年以上。 4.2.2.2 配套设施 主要有生产管理平台、饲料加工机组、水质监测、高压洗网机、小型发电机组、运输工作船、测 量、称量、捕鱼等设备以及生活用品等。 4.2.2.3 网箱区的环境卫生 按 3.2.2 执行。 4.2.3 网箱的种类 网箱类型有高密度聚乙烯圆形框架浮式和升降式、金属方形框架浮式和碟形升降式、浮绳式或其 它材料制作的大型网箱。 4.2.4 运输 以活水船运输为宜。应选择在小潮水期间进行运输。鱼种运输的总原则是快装、快运、快卸,尽 量缩短运输时间。运输密度视海区水温、运输距离与鱼种规格而定。海区水温在 15℃~25℃,鱼种规 格在 150 g/尾~250 g/尾左右,活水船最大运输密度为 1000 尾 / m3 以下;敞口容器汽车运输,具充气 设备,最大运输密度 0.2×104 尾/ m3,操作时防止鱼体损伤。 4.2.5 鱼种放养 3 DB3309/T 32—2018 4.2.5.1 质量 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无畸形。外购的鱼种,应检疫合格。 4.2.5.2 规格 放养规格为 150 g/尾~250 g/尾,放养密度为 10 尾/ m³~30 尾 / m³水体。 4.2.5.3 放养 应选择潮流平缓时进行鱼种放养。低温季节选择在晴好天气的午后,高温季节宜选择天气阴凉的 早晚进行。鱼种运输抵达目的地以后,可关闭流水系统,保留连续冲气,使用二氧化氯或溴氯海因等 消毒药物,按 NY5071 使用准则对鱼体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根据放养计划将鱼种放入网箱进行养殖。 从活水船上卸鱼,应采用机械化操作,为防止鱼体的擦伤,搬运工具应用柔软的无结节晴纶网制作。 4.2.6 饲料 按 4.1.6 执行。 4.2.7 投喂 每日 1~2 次,配合饲料的日投饲率在 0.5%~1.5 %,鲜饲料和冷冻饲料的日投饲率在 3.0 %~ 8.0 %。阴雨天气,可隔日 1 次。水温低于 10 ℃以下可不投饲。小潮汛在清晨和傍晚投饲;大潮汛应 选择平潮或缓潮时投饲。 4.2.8 日常管理 4.2.8.1 换洗网箱 更换和网箱清洗,应根据网箱上海洋附着生物附着和鱼类养殖情况而定。网箱清洗可使用高压水 枪等机械清洗的方法,也可使用环保型专用防污涂料浸泡网具,或混养可利用附着生物的鲻科和鲷科 鱼类进行生物清洗。 4.2.8.2 水质监测 按 GB/T 13195 水质测定标准执行。 4.2.8.3 管理与记录 每天对海水温度、盐度、天气、风浪等环境因子;饲料投喂种类、数量;鱼的活动、摄食情况、 鱼类健康状况;病害防治情况及死鱼、病鱼数量;网箱安全程度等观测和检测。定期随机取样测量体 长和体重。并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认真填写养殖日志。 5 鱼病防治 5.1 预防 鱼苗、鱼种放入网箱养殖前要严格进行消毒,并根据大黄鱼的生活习性与发病规律做好日常的饲 养管理工作,减少发病机率。 5.2 治疗 使用药物应符合 NY5071 的规定。大黄鱼常见鱼病治疗方法见附录 A。 6 成鱼起捕前的处理 按 NY5071 规定的休药期停止用药,起捕前停饵 1d~2d。 附录 A 大黄鱼常见鱼病治疗方法 (资料
DB3309-T 32-2018 舟山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舟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19: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