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120.30 B 50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1123—2015 翘嘴 Topmouthculte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2-09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SC/T1123—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从新、覃剑晖、马徐发、张燕、祁鹏志、樊启学。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1 SC/T 1123—2015 翘嘴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翘嘴(CulteralburnusBasilewsky,1855)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和繁殖特性、 细胞遗传学特性、生化遗传学特征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翘嘴的种质检测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54.1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4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18654.6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18654.1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 3学名与分类 3.1学名 翘嘴鲈(CulteralburnusBasilewsky,1855)。 3.2分类位置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亚科(Cultrinae)、属 (Culter)。 业标准信 4主要形态构造特征 4.1外部形态 4.1.1外形 体长,侧扁,腹部在腹鳍基至肛门具腹棱,尾柄较长。头侧扁,头背平直,头长一般小于体高。口上 位,口裂几乎与体轴垂直,下颌厚而上翘,突出于上颌之前,为头的最前端。鳃孔宽大,向前伸至眼后缘 的下方;鳃盖膜连于峡部。背鳍位于腹鳍基部的后上方,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大、光滑的硬刺,背鳍起点 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或相等。臀鳍起点至腹鳍基较至尾鳍基近。胸鳍较短,尖形,末端不达腹鳍起 点。腹鳍位于背鳍前下方,其长短于胸鳍。尾鳍深叉形,末端尖形。体背略呈青灰色,体侧银白色,各鳍 灰黑色。 翘嘴外形见图1。 1 SC/T 1123—2015 图1翘嘴的外部形态 4.1.2可数性状 4.1.2.1背鳍式 D. i - 7。 4.1.2.2臀鳍式 A. ili - 21~27。 4.1.2.3下咽齿 3行,齿式为:2·4·4/5·4·2或2·4·4/5·3·2,齿端呈钩状。 4.1.2.4侧线鳞鳞式 6~7-V 4.1.2.5第一鳃弓外侧鳃粑数 23枚~30枚。 4.1.3可量性状 体长150mm430mm的翘嘴的可量性状实测比例值见表1。 表 1 翘嘴可量性状比例值 体长/体高 体长/头长 体长/尾柄长 头长/吻长 头长/眼径 头长/眼间距 4.0~5. 1 3. 8~4. 6 3.4~4.1 3.5~5.1 4. 2~5.2 5.3~6.3 唯信息服务平台 4.2内部构造 4.2.1 3室,中室最大,后室细长而尖。 4.2.2脊椎骨 41枚~43枚。 4.2.3腹膜 银白色。 5生长和繁殖特性 5.1生长 中国南方和北方大型自然水体翘嘴自然种群不同年龄鱼的体长和体重退算值见表2。 2 SC/T 1123—2015 表 2 翘嘴各年龄退算体长和退算体重 年龄,龄 1 2 3 4 5 6 7 中国南方大型自然水体 退算体长,mm 106~233 206~369 313~486 427~556 563~663 591~803 672~884 退算体重,g 56~136 257~467 815~1033 1460~25332010~3728 3980~4734 3|2087~4174 中国北方大型自然水体 退算体长,mm 100~120 148~201 228~290 324~371 355~445 416~512 退算体重,g 6~27 34~89 130~157 288~467 495~825 753~1425 5.2繁殖 5.2.1性成熟年龄 长江中游雄鱼2龄,雌鱼3龄;兴凯湖雌雄均5龄。 5.2.2繁殖季节 繁殖期为6月~8月。繁殖期水温18℃~28℃。 5.2.3产卵类型 性腺每年成熟1次,分批产卵。 不同水域的翘嘴种群分为产漂流性卵和产黏性卵两种产卵类型。 漂流性卵,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卵径为4.42mm~5.58mm。卵粒光洁、透亮,随水漂流发育。 黏性卵,受精卵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2mm左右。具黏性,黏附在基质上发育。 5.2.4怀卵量 长江中游翘嘴繁殖力见表3。 表3长江中游翘嘴繁殖力 年龄组 繁殖力,×105粒 平均值土标准差,X10°粒 2+ 0.95~1.74 1.35±0.26 3+ 1.45~3.43 2.21±0.44 4+ 2.83~4.09 3.41±0.37 5+ 3.80~4.86 4.35±0.42 兴凯湖翘嘴体长61.2cm~81.5cm的个体繁殖力为3.5×105粒~7.9×105粒。 细胞遗传学特性 6 染色体数:2n=48,染色体臂数(NF):90。核型公式16m+26sm十6st。 染色体核型见图2。 xx xx xs Xx 1X xx s ax xx 86 8x 5μm 图2 翘嘴染色体核型图 3 SC/T1123—2015 7生化遗传学特征 肌肉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酶谱见图3.酶带扫描图见图4。 16 17 18 19 20 图3翘嘴肌肉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酶谱 LDH SLDH LDHs SLDHS LDH LDH SLDH, LDH LDH, LDH, LDH, LDH, 图4翘嘴肌肉组织乳酸脱氢酶(LDH)酶带扫描图 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8检测方法 8.1抽样 按GB/T18654.2的规定执行。 8.2性状测定 按GB/T18654.3的规定执行。 8.3年龄鉴定 采用鳞片鉴定年龄。方法按GB/T18654.4的规定执行。 8.4繁殖力测定 按GB/T18654.6的规定执行。 8.5染色体检测 按GB/T18654.12的规定执行。 8.6同工酶检测 取肌肉组织2g。除电泳分离外,其余步骤按GB/T18654.13的规定执行。 采用垂直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为7.5%,凝胶缓冲液TrisHCl(pH8.9),电极缓冲液为 4 SC/T 1123—2015 Tris-甘氨酸(pH8.3)。在250V电压下电泳3h。电泳结束后,放入同工酶染色液中,于37℃恒温染 色。 9判定规则 按GB/T18654.1的规定执行。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5
SC-T 1123-2015 翘嘴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