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30 B 50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7219.4—2015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4部分:中型三代虫病 Protocols for diagnosis of Gyrodactylosis- Part 4: Infection with Gyrodactylus mediu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2-09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SC/T7219.4—2015 前言 SC/T7219《三代虫病诊断规程》为系列标准: 第1部分:大西洋鲑三代虫病; 第2部分:鲩皖三代虫病; 一第3部分:鲢三代虫病; -第4部分:中型三代虫病; 第5部分:细锚三代虫病; 第6部分:小林三代虫病; 本部分为SC/T7219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文祥、王桂堂、邹红、吴山功、陈爱平。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T7219.4-2015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4部分:中型三代虫病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中型三代虫病的感染对象与临床症状,中型三代虫(Gyrodactylusmedius)的采集与 固定、形态学鉴定和分子检测的方法以及中型三代虫病的判定。 本部分适用于鲤、鲫的中型三代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监测和检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C/T7103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3试剂和材料 3.1乙醇:分析纯。 3.2甘油。 3.3饱和苦味酸铵:分析纯。 4仪器和设备 4.1解剖盘、剪刀、镊子、解剖针和手术刀。 4.2体视显微镜和带测微标尺的光学显微镜。 4.3盖玻片、载玻片和培养皿。 业标准信 4.4电子天平。 4.5样品管。 5 感染对象与临床症状 5.1感染对象 pelleprini Tchang)等。 5.2临床症状 中型三代虫主要寄生于体表,病鱼常出现蹭擦池壁、跃出水面的行为,有些病鱼反应迟钝,常在水流 缓慢的地方出现,体表因黏液增多变成淡灰色,背鳍、尾鳍和胸鳍的边缘出现糜烂。 6三代虫采集与固定 6.1病鱼采集 仔细观察待检鱼类的临床症状和行为,捞取具有典型症状的鱼类。采样方法、样品数量、样品封存 和运输应符合SC/T7103的规定。 6.2三代虫样品的收集 1 SC/T 7219.4—2015 6.2.1现场采集 剪取鳍条、鳃丝或刮取部分体表黏液,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数滴清水,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用 解剖针将三代虫从鳍条或鳃丝或体表黏液中分离,用吸管吸出,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每尾病鱼至 少采集成虫10条。 6.2.2固定病鱼中的采集 剪取病鱼鳍条或鳃丝放在载玻片上,逐滴加人自来水浸泡10min,置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三 代虫后,用解剖针将虫体分离,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同时,镜检固定病鱼所用容器底部的沉淀物。 如发现有从鱼体脱落的三代虫,用吸管吸出,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6.3三代虫样品的固定与保存 加一滴清水到载玻片上,用吸管吸取一个虫体置于水滴中,轻轻地盖上盖玻片。用一张滤纸在盖玻 片边缘缓慢吸水,直到水基本吸干为止。加上一滴APG溶液(见附录A.1)到盖玻片边缘,直到浸满盖 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空隙。 用于形态学鉴定的虫体样本可用70%酒精保存,用于PCR鉴定的虫体样品可用95%酒精保存。 7中型三代虫的鉴定 部儿乎等长,耳状突起略尖,突起间长与腹联结片几乎等长,可依次进行鉴定。 中型三代虫后吸器的锚钩、边缘小钩和腹联结片的形态特征、测量部位及其大小见附录A。如果虫 体后吸器的形态特征和测量大小与附录A相符,则可判定为中型三代虫。 8中型三代虫病的判定 鲤、鲫(包括金鱼)感染中型三代虫,数量多于其他三代虫种类的,且病鱼临床症状符合5.2描述,则 判定为中型三代虫病。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 SC/T 7219.4—201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中型三代虫后吸器的形态测量 A.1中型三代虫后吸器锚钩的测量部位及大小见图A.1。 10μm 说明: 全长(48.4um~52.1μm); 钩尖长(24.1μm~26.6μm); 钩柄长(35.4μm~39.8μm); d 基部长(13.9μm~16.4um)。 图A.1锚钩的测量部位及大小 A.2中型三代虫后吸器边缘小钩的测量部位及大小见图A.2。 10μm 息服务平台 说明: a—全长(21.6μm~28.4μm); 柄部长(17.3μm~23.5μm)。 一镰部长(3.8μm~5.4μm); 图A.2边缘小钩的测量部位及大小 SC/T7219.4—2015 A. 3 3中型三代虫后吸器腹联结片的测量部位及大小见图A.3。 10 μm 说明: 联结片长(17.1μm~20.0μm); e—膜长(12.0μm~13.0μm); b—突起间长(17.3μm~21.8μm); 中间总宽度(16.1μm~19.2μm); -基部宽度(7.0μm~9.1 μm); g基部总宽度(19.2μm~22.5μm)。 中间宽度(4.1μm~6.2μm); 图A.3腹联结片的测量部位及大小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SC/T7219.4—2015 A. 3 3中型三代虫后吸器腹联结片的测量部位及大小见图A.3。 10 μm 说明: 联结片长(17.1μm~20.0μm); e—膜长(12.0μm~13.0μm); b—突起间长(17.3μm~21.8μm); 中间总宽度(16.1μm~19.2μm); -基部宽度(7.0μm~9.1 μm); g基部总宽度(19.2μm~22.5μm)。 中间宽度(4.1μm~6.2μm); 图A.3腹联结片的测量部位及大小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pdf文档 SC-T 7219.4-2015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4部分:中型三代虫病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7219.4-2015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4部分:中型三代虫病 第 1 页 SC-T 7219.4-2015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4部分:中型三代虫病 第 2 页 SC-T 7219.4-2015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4部分:中型三代虫病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0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