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CCSB05
3305
浙江省湖州市地方标准
DB3305/T263—2023
铁皮石斛生态贴树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livingtree-dependenteco-cultivationofDendrobium
officine
2023-05-19发布 2023-05-20实施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5/T263—2023
I前 言
本文件按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湖州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浙江灵兰铁皮石斛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艳冬、沈卫新、赵根、周利利、郑鹏华、张飞雪、陈丽萍、韩明丽、刘标、
占鹏飞、邱芬、史星雲、张少英、武肖、钱文浩、赖联森。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DB3305/T263—2023
1铁皮石斛生态贴树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州市铁皮石斛仿野生贴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种植环境、栽培技术、产品采收和包
装储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湖州地区铁皮石斛生态贴树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LY/T2547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生态贴树栽培livingtree-dependenteco-cultivation
是指以野外自然生长的树木作为载体,利用树木枝叶遮荫,将植株附生(捆绑固定)于树干、树枝、
树杈上,仿照植物自然生长环境的一种种植模式。
4种植环境与场地
4.1种植环境
栽培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环境空气应符合GB3095规定的二级标
准;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4.2种植场地
DB3305/T263—2023
2选择距离交通主干道150m以外,周围5km内无“三废”污染等其他污染源,交通便利,水源丰富、
清洁,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阔叶林或者是针叶树和阔叶树组成的混交林,要求树干粗度适中,树木胸
径>10cm,生长正常,树皮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且不会自然脱落。林地郁闭度50%~60%;种植林区内朝
阳的南向坡地,山脊或者通风条件良好的山谷,附近有灌溉水源。
5栽培技术
5.1品种选择和要求
5.1.1品种选择
浙江本地原始栽培品种(包括杂交种和野生种)或者外来引进湖州市驯化栽培并种植5年以上的栽
培品种,宜采用通过国家、省级审定(认定)的本地优良品种。要求品质好、易生长,耐寒性好。
5.1.2品质要求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的规定。
5.2组培苗驯化
5.2.1驯化设施
大棚以镀锌钢管、竹木结构为主体支架,棚上覆盖无滴膜,四周或两侧的膜可以卷起和落下,顶高
2.5米以上。配备防虫网以及可控制的双层遮阳网。
苗床高度30~60cm,床底架空,床底面可用石棉瓦、木板、竹片或钢丝网铺设搭建。苗床间距
50~60cm。
5.2.2基质处理及铺设
基质在铺装前要用堆沤或日晒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基质两层,底层用碎石块、木块、较大块的树
皮(直径>3cm),铺设厚约5cm。上层用松树皮、椰糠(直径0.3~1.0cm)等透气性好的基质,铺设厚
7~10cm。
5.2.3组培苗种植
在3~5月进行移栽种植。栽种之前,打开组培瓶盖炼苗7~10d。选择健壮、根系发达并且无污染
的种苗,以丛为单位(2~4株),按照10cm×10cm的株行距进行栽种,种植深度2~3cm。
5.2.4光照管理
栽培前5个月,光照强度控制在6000lux以下,后5个月,光照强度控制在8000~15000lux,10个月
以后,控制在12000~22000lux。春秋季生长旺季,以强光为主。
DB3305/T263—2023
35.2.5温度管理
棚内温度夏季低于40℃,保持在20~35℃之间,冬季不低于-10℃。
5.2.6水分管理
基质含水量生长旺季(4-7月和9-11月)保持在45%~70%,棚内湿度保持在80%~90%;生长淡季
(冬季和夏季)基质含水量保持在30%~50%,棚内湿度保持在60%~80%。
5.2.7肥料管理
种植14d后喷施液面复合肥,生长旺季,每周喷施1次。种植60d后,可施有机肥。将山茶粕(山
茶果实榨油后残渣)和栀子渣(栀子果实色素苷提取后残渣)经90d的堆积发酵后按4∶1混合,拌匀,
铺洒在栽培基质表面,厚度0.5~1cm。每120d施用1次。
5.2.8越冬管理
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每10天喷施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的混合液1次;冬季
白天卷起棚膜,晚上放下棚膜;冬季光照保持在15000~20000lux,湿度保持在70%~80%。
5.3贴树栽培技术
5.3.1种苗选择
将在大棚内驯化1年半以上的铁皮石斛种苗按照生长状态分为3个等级,其中I级种苗的标准为:茎
长大于80mm,茎粗大于7mm,根数多于5个,叶片数多于6个,III级种苗的标准为:茎长小于55mm,茎粗
小于6mm,根数少于3mm,叶片数少于4mm,介于两者之间的为II级苗。栽培中使用I和II级种苗。
5.3.2附生树种
参照LY/T2547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规程选择附生树种,不宜选择树皮自然脱落的树种
5.3.3种植林区规划布局
5.3.3.1林区规划
林区周围用栅栏或铁丝围起,山地林区规划出主干道和支道,主干道搭建台阶,两侧设置护栏,便
于工人栽培管理或采摘。
5.3.3.2搭建喷灌设施
喷灌系统由储水池、输水管道、喷水管道和喷头等部分组成。储水池优选建在林地上方,利用落差
进行自然喷灌,若建在林地下方,需购置增压泵,功率大小以喷水呈雾状为佳。输水管道采用PE管,以
DB3305/T263—2023
4PE100管为主管道,根据林木之间的距离从主管道分出支管道(PE50管),负责连接储水池和喷水管道。
喷水管道采用PE16管,沿树干而上,架设在树叉上,高度一般为3~5m。喷头数量以水量覆盖到每株树
的铁皮石斛为准。
5.3.3.3场地处理
首先进行疏林处理,调整郁闭度为50%~60%,光照强度20000~30000lux。除去林区个体树杆上的
青苔、杂草等。
5.3.4定植时间
最佳时间在春季3~5月,夜温不低于15℃。铁皮石斛驯化苗新根待发或者刚萌发之际。
5.3.5定植方法
以丛为单位(3~5株)用麻绳或稻草绳沿树干从下至上螺旋缠绕,捆绑6~8圈,每丛间距6~8cm,行
距35~45cm,捆绑时根系朝下,茎朝上。捆绑位置露出根茎交界处,在根系和茎的下部进行捆绑。捆绑
高度在距地面0.6~2.0m。种植时II级苗尽量种在树的上部,I级苗可靠下种植。
5.3.6水肥管理
移栽后2d内不要喷水。春夏秋季,保持树皮湿润,环境湿度控制在80%~95%,湿度不够时,早晨或
傍晚进行喷雾补水。冬季控制环境湿度45%~60%。将混合有机肥(山茶粕和栀子渣)置于网袋中包裹
固定于苗根部,每半年更换1次。
5.3.7越冬管理
夜温低于零下5℃时,每10d喷施浓度为0.2%的磷酸二氢钾1次,连续喷施3次。大雪过后,及时清
除植株积雪,防止冻害发生。
5.4病虫害防治
5.4.1农业防治
采用优良品种、合格种苗。保持排水沟渠疏通,雨后及时清沟。及时去除野外枯枝烂叶,及时摘除
病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及时清理杂草。
5.4.2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粘虫板等诱杀害虫,用防虫网隔离。野外林地种植可在种植区内撒泼生石灰或者是饱
和食盐水进行处理。
5.4.3化学防治
DB3305/T263—2023
5农药使用按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和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
执行,防治方法详见附录A。
6采收
6.1鲜条采收
种植2年后可采收石斛鲜条,最适采收期一般在11月上旬至第二年的4月。采收标准:茎顶端叶片老
化,茎尖封顶,其他叶片肥厚、墨绿,茎粗壮饱满,无病菌病斑。采收部位为老茎茎部靠上3~5cm处进
行切割,基部保留2个节。
6.2鲜花采收
每年的5~6月份,待三分之二的花苞开放后,进行采收;采摘后,经过拣选、去杂、杀青、揉捻、
干燥、包装加工而成的铁皮石斛花。
7包装储存
将收获鲜条,根据长短粗细,按等级分好,放入合适尺寸的包装材料,封好,置于阴凉通风处常温
储存。产品包装应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级的要求。
8档案管理
应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
投入物品的品种、来源、数量、使用时间与方法,种植管理操作的时间、方法,收获与产地初加工的时
间、方法,产品销售以及操作人员等。档案的保存期限应当比最终产品的保质期长2年。
DB3305-T 263-2023 铁皮石斛生态贴树栽培技术规程 湖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08 21:57: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