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9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621—2022
平菇固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Solid Spawn Production of Pleurotus ostreatus
2022 - 12 - 07 发布 2023 - 01-07 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1/T 1621 —2022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 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产区环境 ............................................................................................................................... ....................... 2
5 菌种生产 ............................................................................................................................... ....................... 2
DB61/T 1621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陕西省园艺技术工作站、安康市
农业科学研究院、西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兴平市园艺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会民、樊玉萍、程雪绒、林静雅、王周平、雷萍、杜丹、张园园、李果、宇
军、丁建、张文隽、郑蕾、马婧嘉、丁亦非。
本文件由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 029-33112936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咸宋路 1号
邮编: 712100
DB61/T 1621 —2022
1 平菇固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平菇固体菌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区环境、菌种生产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平菇菌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 术语
GB 19172 平菇菌种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528 食用菌 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母种 stock culture
用原始菌种繁殖的双核菌丝纯培养物,也称一级种。
3.2
原种 pre-culture spawn
由母种繁殖的双核菌丝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
3.3
栽培种 spawn
由原种繁殖的双核菌丝纯培养物,也称三级种。
3.4
原基 primordium
尚未分化的原始子实体结构。
DB61/T 1621 —2022
2 4 产区环境
4.1 产区环境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
4.2 厂房建设应符合菌种生产工艺流程。
5 菌种生产
5.1 母种
5.1.1 容器
符合 NY/T 528 中4.7.1.2规定。
5.1.2 培养基制备 5.1.2.1 配方 5.1.2.1.1 培养基原料应符合 NY/T 528 中4.7.2的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
5.1.2.1.2 参考配方:
a) 马铃薯 200 g,葡萄糖 20 g,琼脂粉 12 g~14 g,磷酸二氢钾 1.0 g,硫酸镁( MgSO
4﹒7H2O)
0.5 g,水 1000 mL;
b) 马铃薯 200 g,葡萄糖 10 g,蔗糖 10 g,蛋白胨 2 g~3 g,琼脂粉 12 g~14 g,磷酸二氢钾 1.0 g,
硫酸镁( MgSO 4﹒7H2O)0.5 g,水 1000 mL;
c) 马铃薯 200 g,葡萄糖 10 g,蔗糖 5 g,麦芽糖 5 g,酵母膏 2 g~3 g,琼脂粉 12 g~14 g,磷酸
二氢钾 1.0g ,硫酸镁( MgSO 4﹒7H2O)0.5 g,水 1000 mL。
5.1.2.2 制备
按选择配方计算、称量各种原料的用量;制备马铃薯煮制液;将所用试剂溶解于马铃薯煮制液中;
补水至所需制备量;调节 pH值7.0~8.0。
5.1.2.3 分装
将配制好的培养液进行分装,每支试管分装量为试管长度的 1/5。分装完毕后塞入硅胶塞, 7支试管
扎成一捆,上部用报纸或牛皮纸包扎。
5.1.2.4 灭菌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温度 121 ℃~ 126 ℃,时间 20 min~30 min。
5.1.2.5 冷却、摆放斜面
灭菌结束后, 待培养基温度降至 60 ℃左右,从锅内取出摆成斜面, 斜面长度为试管长度的 1/2~2/3。
5.1.3 接种
按无菌操作方法接种,贴好标签,注明菌株名称和接种时间 。
DB61/T 1621 —2022
3 5.1.4 培养
培养温度 25 ℃±2 ℃,湿度 50 %~70 %,避光。接种后 24 h进行第一次检查,主要检查是否有细菌
污染;接种后 4 d~5 d进行第二次检查, 7 d~9 d进行第三次检查,淘汰菌丝生长较慢、菌落边缘不整齐
的菌种。
5.2 原种 5.2.1 容器
符合 NY/T 528 中4.7.1.3的规定。
5.2.2 培养基制备 5.2.2.1 配方 5.2.2.1.1 原料要求符合 NY/T 528 。
5.2.2.1.2 参考配方:
a) 小麦 88 %,麸皮 10 %,石灰 1 %,石膏 1 %;
b) 棉籽壳 90 %,麸皮 8 %,石灰 1 %,石膏 1 %;
c) 玉米 70 %,木屑 23 %,麸皮 5 %,石灰 1 %,石膏 1 %。
5.2.2.2 配料
按所选配方计算、称量各种原料用量(主要原料称量误差应< 5%,辅料称量误差应< 1%);将各
种原料充分搅拌混匀,加水调制至含水率 63 %~66 %,pH 7.0~8.0。如配方中有小麦、玉米,需要对
其进行清洗、浸泡、预煮至其含水率 60 %左右。生产用水符合 GB 5749。
5.2.2.3 分装
采用手工或机械分装,每袋分装
500 g~1000 g,装料误差< 2 %,装料后采用绳扎、套环封口。
5.2.2.4 灭菌
温度 121 ℃~126 ℃,时间 120 min~180 min。
5.2.2.5 冷却
灭菌结束后将料袋转移至洁净环境,降温至 25℃以下待用。
5.2.3 接种 5.2.3.1 菌种质量符合 GB 19172 中4.1.2的规定。
5.2.3.2 接种前对接种室进行消毒,气雾消毒剂用量 2 g/m
3~4g/m3,臭氧用量 200 mg/m3,时间 30 min,
菌种、接种器具表面及操作人员双手使用 75 %乙醇消毒。
5.2.3.3 按无菌操作方法接种。每支母种接原种 4瓶~ 6瓶,贴好标签,注明菌株名称和接种时间。
5.2.4 培养
温度 23 ℃±2 ℃,湿度 50 %~70 %,培养室 CO 2浓度≤ 0.2 %,避光。
DB61-T 1621-2022 平菇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08 21:57: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