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100.50
CCS C 78
13
河北省 地方 标准
DB 13/T 5740—2023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管理平台
建设规范
2023 - 05 - 06发布 2023 - 06 - 06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T 5740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河北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唐山市万寻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李朝博、马文君、胡葵、王铭羽、王立峰、梁璐、李秀普、任福生、付宏
凯、岳超、冯垚、彭旭、张伯宁、何伟、徐珊、贾润杰、王广达、刘海润、孟繁一、 杨恒志。
DB 13/T 5740 —2023
1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管理平台
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技术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
数据交换、信息安全及运维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事业单位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 13861 -202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23694 -2013 风险管理 术语
DB13/T 2937 —2019 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369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双重预防机制 dual preventive mechanisms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的预防性工作。
3.2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管理平台 dual preventive mechanis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管理,保障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的
集成企业内部和 /或外部各类资源管理平台 。
4 总体要求
应实现信息集成、数据共享、动态管理、交互联动等功能,满足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
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流程覆盖。
架构层级与功能等级应根据企业的建设规模、生产设施自动化程度、所处行业等确定。具备与
其他信息化系统有机融合。
应预留与各专业配套监测监控系统、 单位相关监测监控平台及政府监管部门管理平台连通的数
据接口,便于与其他信息系统对接集成,实现功能互补,数据互联互通。
应支持扩展创新应用场景功能。
应实现移动化应用,便于信息推送、数据采集及业务处理。
企业应根据本规范开发或改造,并进行维护更新。
宜采用B/S架构和主流、开放的平台应用框架,支撑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信息化数字化应
用需求。平台优先采用国产自主可控技术路线。
5 技术架构
DB 13/T 5740 —2023
2 双重预防信息平台应在数据标准规范体系、 安全运维保障体系两大体系的支撑下, 按照应用层、
服务层、数据层、传输层、资源层五个层级进行技术架构设计,技术架构图见图 1。
图1 技术架构图
基础信息管理,支持对企业基础信息进行管理维护,包含了企业基础信息、人员基础信息,体
系制度管理等模块。
风险管理,实现对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和上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含了风险辨识、风
险分级、风险管控、风险告知、安全生产承诺卡、应急处置卡、动态风险空间分布图等模块。
5.3 隐患排查治理, 实现隐患排查, 整改、 验收、 销号过程全纪录闭环管理, 包含了隐患排查清单、
隐患检查表、隐患排查任务、隐患排查历史、隐患治理流程、隐患整改、隐患复查、隐患治理信息台
账、隐患随手拍等模块。
系统管理,实现企业人员部门基本信息、角色及权限、业务字典、通知发布、日志等管理。
6 功能要求
基础信息管理
6.1.1 企业基础信息
应包含但不限于企业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企业名称、地址、所属区域、所属行业、企业在册从
业人数、负责人、联系电话、安全生产许可相关证照等信息管理 。具备编辑、导出功能。
6.1.2 人员基础信息
建立企业所有人员基础信息电子档案及线上管理,支持按照组织架构分级设定,应包含但不限
于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相关人员信息及职责 。
6.1.3 体系制度管理
建立企业体系制度电子档案及线上管理,档案应包含但不限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
查治理制度、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奖惩制度等制度管理和定期更新,具体要求参考《河北省安全
DB 13/T 5740 —2023
3 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2018〕第2号)。应具备导出、预览、废止功
能。支持相关证照到期自动提醒。
宜包含对公司及员工的资质证照设置过期提醒功能,支持相关人员从业证书、安全 培训临期提
示。
风险管理
6.2.1 风险评估单元
应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将安全风险分析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评估单元,采用父子层架显
示,应具备修改、删除、导入、导出功能 。
6.2.2 风险辨识
6.2.2.1 依据评估单元进行辨识,为企业生成各评估单元的风险辨识数据库,对企业安全风险辨识
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和归档,不断丰富数据库资源,提高风险辨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6.2.2.2 应包括录入名称、辨识类型、风险因素、日期、辨识对象、地理信息、可能导致的事故类
型、辨识人员、审核人员等信息,风险类别、事故类型宜按照 GB/T 13861 和 GB 6441 进行分类。
应具备导入、审核等功能。
6.2.3 风险分级
6.2.3.1 应支持风险矩阵分析法( LS)、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工作危害分析法( JHA)、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SCL)风险评价方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 HAZOP)风险评价法, 或多种风险
评价方法的组合评估 ,可根据行业需求选定评估方法,行业有规定的,选择评估方法时从其规定。
6.2.3.2 风险等级应对应显示红、橙、黄、蓝不同颜色,待评价的风险采用灰色显示,宜具备 风险
管控动态评估内容 。
6.2.4 风险管控
6.2.4.1 风险管控清单
风险管控清单应包括评估单元、风险因素、风险分级、管控层级、风险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主
要管控措施,制定适应于各自行业的管控措施库,应具备批量导入、导出功能,支持导出专项风险
台账,例如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清单、涉爆粉尘风险管控清单、液氨制冷风险管控清单、涉煤气
作业风险管控清单等 。
应支持每项管控措施制定相应的隐患排查内容,支持风险管控清单生成隐患排查清单功能。
6.2.4.2 风险管控历史
支持对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历史记录,应包括评估单元、评估部门、评估人、评估方法、评估值、
评估级别、评估时间、评估参数、风险复评、 管控人、管控负责 人、管控时间、管控措施、预防措
施、管控不到位形成隐患问题描述等 。
6.2.5 风险告知
6.2.5.1 应包含风险告知卡、风险告知牌、风险告知栏等风险告知形式。
6.2.5.2 应包含危险部位名称、编号、存在危险因素、可能伤及人员、紧急应对措施、应急处置方
法、责任部门、责任人、救援电话以及安全警示标识等。
6.2.5.3 风险告知宜实现动态管理,应具备下载、打印、导入、导出功能。
6.2.6 安全生产承诺卡
应生成签订《安全生产承诺卡》任务,承诺人确认无误后进行电子签名,生成签订《安全生产
承诺卡》记录。
6.2.7 应急处置卡
6.2.7.1 应根据风险管控清单,生成应急处置卡,应具备编辑、导入、导出功能。
DB 13/T 5740 —2023
4 6.2.7.2 应包含岗位易发生事故的类型、应急处置方法、注意事项、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应急联系
方式等。
6.2.8 动态风险空间分布图
6.2.8.1 应支持企业在空间地图上绘制厂区、车间等区域图,平台根据风险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及其
等级在企业地图上以“四色图”的方式进行展示风险空间分布图。
6.2.8.2 可以根据区域风险数赋予区域不同警示色, 支持根据企业风险等级变化动态显示区域风险
空间分布图,应具备编辑、导入、导出功能。
隐患排查治理
6.3.1 隐患排查清单
6.3.1.1 应包含风险部位、风险因素、管控措施、管控部门、管控责 任人、隐患排查部门、排查责
任人、检查频次、是否构成重大隐患等信息,具备编辑、导入、导出、查询等功能。
6.3.1.2 应支持风险管控清单生成隐患排查清单。
6.3.2 隐患检查表
6.3.2.1 应根据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中的管控措施,制定隐患排查计划。
6.3.2.2 应包含检查表名称、类型、状态、排查级别、检查部门、排查责任人、排查频次、检查地
点、备注说明等信息。
6.3.2.3 应支持从隐患排查清单中选择排查项功能。
6
DB13-T 5740-2023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规范 河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6-08 21:57: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