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140.80
CCS J 31
团体 标准
T/ZZB 2916—2022
电动注塑机用高性能球墨铸铁移动锁模板
High performance ductile iron movable platen for electr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2022 - 12 - 08发布 2022 - 12 - 3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16—2022
I 目 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要求 ................................ ................................ .......... 1
5 技术要求 ................................ ................................ .......... 2
6 试验方法 ................................ ................................ .......... 4
7 检验规则 ................................ ................................ .......... 4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 5
9 质量承诺 ................................ ................................ .......... 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16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浙江坤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坤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嘉兴坤博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帅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省机
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厉全明、赵仁华、翁晨凯、查单婷、于成林、罗鑫磊、徐晨宇、裘凯军、张治
军。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金勇。
本文件由浙江坤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16—2022
1 电动注塑机用高性能球墨铸铁移动锁模板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注塑机用高性能球墨铸铁移动锁模板(以下简称“移动板”)的术语和定义、基
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注塑机锁模机构的高性能球墨铸铁移动模板材料成型和精加工、防腐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 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1.1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1348 —2019 球墨铸铁件
GB/T 1800.2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线性尺寸公差 ISO代号体系 第2部分:标准公差带代号和
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 5210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 944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 13452.2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34904 —2017 球墨铸铁件 超声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348 —2019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具备采用二维、三维计算机软件按客户要求对产品进行设计的能力。
4.1.2 应采用有限元分析对产品的铸造工艺进行模拟仿真。
4.1.3 应具备根据不同电动注塑机机型进行移动锁模板成型模具设计开发的能力。
4.2 原材料
4.2.1 生铁
采用的优质生铁主要 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1的规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16 —2022
2 表1 生铁主要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Si Mn P S
质量分数( %) 0.50~1.00 ≤0.20 ≤0.05 ≤0.02
4.2.2 碳素钢
采用的碳素钢主要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2 碳素钢主要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Mn P S
质量分数( %) ≤0.60 ≤0.06 ≤0.03
4.3 工艺装备
4.3.1 应配备造型线、振实台、中频感应电炉、自动抛丸机、自动落砂再生系统等生产设备。
4.3.2 熔炼工序出炉温度应达到 1 500 ℃±20 ℃。
4.3.3 应具备四轴全闭环自动检测卧式加工中心及恒温车间。
4.3.4 应配备喷漆房及粉尘与废气的收集处理系统。
4.4 检验检测
4.4.1 应具备几何精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布氏硬度、化学成分、金相组织、超声
波探伤,涂层附着力项目的检测能力。
4.4.2 应配备三坐标测量仪、粗糙度测量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布氏硬度计、光谱分析仪、金相分析
仪、超声波探伤仪等检测设备。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5.1.1 应光滑平整,无飞边及凹凸。
5.1.2 不得有裂纹、冷隔缺陷。
5.1.3 不得有影响使用的夹渣、夹砂等缺陷。
5.2 几何精度
移动板的几何精度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3 几何精度
技术指标 要求
模具安装面粗糙度 ≤Ra1.0
孔径尺寸公差 ≤H7级
连杆装配孔至模具安装面的尺寸公差 ≤IT6级
连杆装配孔至模板中心的尺寸公差 ≤IT6级
连杆装配孔与模具安装面的平行度 ≤4级
连杆装配孔与导柱孔水平方向的平行度 ≤5级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16—2022
3 表3 (续)
技术指标 要求
导轨安装面与模具安装面的垂直度 ≤4级
模具安装面平面度 ≤5级
5.3 力学性能
移动板(单铸试块)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4 力学性能
技术指标 要求
抗拉强度( Rm)/Mpa ≥515
屈服强度( Rp0.2)/Mpa ≥330
断后伸长率( A)/% ≥8.0
布氏硬度 /HBW 155~185
5.4 金相组织
移动板(单铸试块)的金相组织应符合表 5的规定。
表5 金相组织
技术指标 要求
球化率/% ≥90(2级以上)
石墨球大小分级 6~7级
铁素体/% ≥90
珠光体/% ≤10
渗碳体/% ≤1
5.5 化学成分
移动板(光谱试样)的主要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6的规定。
表6 主要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Mg
质量分数( %) 3.50~3.80 2.20~2.70 ≤0.40 ≤0.04 ≤0.015 0.05~0.06
5.6 超声波探伤
移动板模具安装面内部不允许存在连续性反射缺 陷,探伤等级应达到 GB/T 34904 —2017中表2规定
的2级要求。
5.7 防腐
移动板表面应作油漆防腐作业,随机取不少于 10处的平均漆膜厚度应符合 (60~100)μm,漆膜附
着力应≥ 5 MP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16 —2022
4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用目测方法逐件进行检验。
6.2 几何精度
孔径公差、线性尺寸按 GB/T 1800.2规定进行,形位公差按 GB/T 1184 规定进行。
6.3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按 GB/T 228.1 的规定进行;布氏硬度按 GB/T 231.1的规定进行。
6.4 金相组织
按GB/T 9441的规定进行。
6.5 超声波探伤
按GB/T 34904 —2017的
T-ZZB 2916—2022 电动注塑机用高性能球墨铸铁移动锁模板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4-05 00:27: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