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7. 120 H 6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660.3—2008 氟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蒸馏-硝酸容量法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lithium fluoride- Part 3:Determination of fluoride content- Distillation-thorium nitrate titration volumetric method 2009-11-01实施 2008-12-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2660.3—2008 前言 GB/T22660《氟化锂化学分析方法》分为8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蒸馏-硝酸针容量法; 一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一第7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 本部分为GB/T22660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湖南有色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薛旭金、师玉萍、施秀华、王建萍、王红星、刘慈军、朱亮、黎志坚、连明霞 赵宝富。 I GB/T22660.3—2008 氟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蒸馏-硝酸钰容量法 1范围 GB/T22660的本部分规定了氟化锂中氟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氟化锂中氟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60%~7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266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应于本 部分。 GB/T22660.1一2008氟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3方法提要 试料直接在酸性条件下用水溶解,经硫酸-水蒸气蒸馏分离氟后,以茜素磺酸钠-次甲基兰作指示 剂,用硝酸针溶液滴定。 4试剂 4.1盐酸约0.06mol/L)。 4.2氢氧化钠溶液(20g/L)。 4.3硫酸(2+1)。 4.4氟化钠(基准)。 4.5缓冲溶液(pH2.7):称取9.45g一氯乙酸,溶解于50mL氢氧化钠(4.2)中,用水稀释至100mL, 混匀。 4.6硝酸针标准溶液: 4.6.1配制:称取9.45g四水合硝酸针[Th(NO.)4·4H,O],用水溶解后稀释至1L,混匀。 4.6.2标定:称取0.2000g预先在600℃灼烧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的氟化钠(4.4),记下质量为ml。 用20mL~30mL水将氟化钠移入蒸馏烧瓶(5.5.1)中,按分析步骤7.4.1~~7.4.2进行硝酸钰溶液的 标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4.6.3计算: 硝酸针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c)按公式(1)计算: 0.4525XmlX10*X50/500 I)... (VI-V2) 式中: 硝酸钰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0.4525—氟化钠换算成氟的系数; mi 称取氟化钠的质量,单位为克(g); 1 GB/T22660.3—2008 Vi——标定时消耗硝酸针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z—一空白试验时消耗硝酸针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4.7茜素磺酸钠溶液(0.5g/L)。 4.8次甲基兰溶液(0.5g/L)。 5仪器及设备 5.1水蒸气发生器:容积为3L的烧瓶,塞子上插人三支内径为6mm的玻璃管。 5.2双曲导管:用于向蒸馏瓶(5.5.1)中导入蒸汽。 5.3 调整蒸汽流量管:露在外面的一端,套有带弹簧夹的橡皮管。 5.4安全管:长为1m。 5.5蒸馏器:用硼酸玻璃吹制,磨口接头,由以下部分组成。 5.5.1蒸馏瓶:容积250mL,中心瓶颈直径36mm,侧面管颈直径20mm,长275mm,两径距离 65 mm。 5.5.2蒸馏柱:柱的第一个点组到最末一个点组距离120mm,共十一点组,组距12mm三个点在圆周 上分布间隔为120℃。 5. 6 6温度计护套。 5.7温度计:范围0℃~200℃,长250mm。 5.8滴液漏斗:容积100mL。 5.9蛇形冷凝器:长400mm。 5.10电热器:能控制温度在150℃士1℃。 5.11pH计:配有玻璃电极。 5.12 硼硅玻璃锥形烧杯:250mL。 6试样 SAG 试样应符合GB/T22660.1—2008中3.3的要求。 7分析步骤 7.1试料 称取0.2g试样(6),精确至0.0001g。 7.2测定次数 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7.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7.1)做空白试验。 7.4测定 7.4.1称量0.2g试料(7.1,精确至0.0001g,用冷水直接洗入已装有几颗玻璃球(直径2mm~ 3mm)的蒸馏烧瓶(5.5.1)中。将500mL容量瓶置于冷凝器(5.9)下收集蒸馏溶液。连接蒸馏烧瓶 (5.5.1)和蛇形冷凝器(5.9)并开始通冷却水。盖上蒸馏烧瓶,经滴液漏斗(5.8)加入50mL硫酸 (4.3),同时加热已装有三分之二的水和几小块浮石的水蒸气发生器(5.1),水沸腾前蒸汽调整管(5.3) 打开着。将蒸馏烧瓶(5.5.1)用电热器(5.10)加热到150℃,借助管上的弹簧夹调整蒸汽流量,经双曲 导管(5.2)以250g/h~300g/h流量通人蒸汽,并维持蒸馏瓶(5.5.1)中的溶液温度在150℃土1℃,使 在约90min内收集蒸馏液约400mL,停止蒸馏。以水洗涤冷凝器,将收集瓶中的溶液稀释至刻度, 混匀。 7. 4. 2 移取50.0mL溶液(7.4.1)置于烧杯(5.12)中加人50.0mL水及0.5mL茜素磺酸钠溶液 2 GB/T22660.3—2008 (4.7),用氢氧化钠溶液(4.2)调至溶液呈粉红色,在pH计(5.11)指示下,逐滴加入盐酸(4.1)调到pH 在4.9~5.2之间(溶液呈黄色),加人3mL茜素磺酸钠溶液(4.7)后,再用缓冲溶液(4.5)调到pH在 3.4土0.1(约缓冲溶液1mL左右)。加人0.5mL次甲基兰溶液(4.8)使溶液呈绿色。用硝酸针标准溶 液(4.6)滴定到刚刚出现蓝紫色为终点。 8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公式(2)计算氟的质量分数(%): X 100 .(2) moX50/500 式中: c一一硝酸针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V3一滴定样品溶液时消耗硝酸针标准的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一一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时消耗硝酸针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o试料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9精密度 9.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以下数据采用线性 内插法求得 氟的质量分数/%: 71.66 71.87 72.13 重复性限r/%: 0.44 0.54 0.58 9.2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所列允许差。 表 1 氟的质量分数/% 允许差/% 60.0~75.0 0. 7 10 质量保证与控制 分析时,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进行校核,或每年至少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对分析方法校核一 次。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SAG
GB-T 22660.3-2008 氟化锂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蒸馏-硝酸钍容量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4 10:19: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