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文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77. 100 H 11 G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699.4—2008 代替GB/T4699.4—1988,GB/T5687.5—1988,GB/T5687.7—1988 铬铁和硅铬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和重量法 Ferrochromium and silicochromiumDetermination of carbon content-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and gravimetric method 2008-05-13发布 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699.4—2008 前言 本部分是对GB/T5687.5—1988《铬铁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GB/15687.7- 1988《铬铁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碳量》、GB/T4699.4一1988《硅铬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线吸 收法测定碳量》的整合修订。 本部分代替GB/T5687.5—1988、GB/T5687.7—1988、GB/T4699.4—1988。 本部分与GB/T5687.5—1988、GB/T5687.7-1988和GB/T4699.4—1988相比较,主要进行了 以下修改: 红外线吸收法测定铬铁中碳的含量检测下限由0.025%修改为0.010%; 一红外线吸收法测定铬铁中碳的含量允许差由“0.025%时为0.003%”修改为“0.010%~ 0.025%时为0.003%”。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帆、毕军、于桂萍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5687.5—1988; GB/T5687.7—1988; GB/T4699.4—1988。 2219 I G GB/T4699.4—2008 铬铁和硅铬合金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和重量法 警告: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用红外线吸收法和重量法测定铬铁、硅铬合金中碳的含量 本部分中红外线吸收法适用于铬铁、硅铬合金中碳含量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10%~ 10.50%;重量法适用于铬铁中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4.00%~10.5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4010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3方法一红外线吸收法 3.1原理 试料于高频感应炉的氧气流中加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由氧气载至红外分析器的测量室,二氧化 碳吸收某特定波长的红外能,其吸收能与其浓度成正比,根据检测器接受能量的变化测得碳量。 3.2试剂与材料 3.2.1丙酮,蒸发后的残余物,碳含量小于0.0005% 3.2.2高氯酸镁,无水、颗粒。 3.2.3烧碱石棉,粒状。 3.2.4玻璃棉。 3.2.5钨粒,碳量小于0.002%,粒度0.8mm~1.4mm。 3.2.6锡粒,碳量小于0.002%,粒度0.4mm~0.8mm。必要时应用丙酮(3.2.1)清洗表面,并于室 温干燥。 3.2.7纯铁,碳量小于0.002%。 3.2.8氧气,纯度大于99.95%,其他级别氧气若能获得低而一致的空白时,也可以使用。 3.2.9动力气源,氮气或压缩空气,其杂质(水和油)含量小于0.5%。 3.2.10陶瓷,直径×高,23mm×23mm或25mm×25mm,并于大于1200C的高温加热炉中 烧4h或通氧灼烧至空白值为最低。 3.2.11埚钳。 5AG 3.3仪器及设备 3.3.1红外线吸收定碳仪(灵敏度为1.0×10-6) 其装置如图1。 1
GB-T 4699.4-2008 铬铁和硅铬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和重量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3 02:22:0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5 MB)
分享
友情链接
LY-T 3162-2019 胶合板生产节能技术规范.pdf
GB-T 16838-2021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pdf
QC-T 556-2023 汽车制动器温度测量方法及热电偶安装要求.pdf
信通院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 2022年.pdf
GB-T 42926-2023 金融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规范.pdf
DB43-T 2106-2021 麦穗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规程 湖南省.pdf
GB-T 24582-2023 多晶硅表面金属杂质含量测定 酸浸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GB-T 26262-2010 通信产品节能分级导则.pdf
GB-T 34690.6-2017 印刷技术 胶印数字化过程控制 第6部分:数字硬打样.pdf
NB-T 10205-2019 风电功率预测技术规定.pdf
GB-T 14812-2008 热管传热性能试验方法.pdf
GB/T 23827-2021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pdf
GB-T 24804-2023 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pdf
GB-T 36547-2018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pdf
YD-T 4177.1-2022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 第1部分:总则.pdf
SL-T 171-2020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pdf
GB-T 38318-2019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评估指南.pdf
专利 一种温控器测试系统.PDF
信通院 数据安全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2022年.pdf
GB-T 32609-2016 网球拍及部件的物理参数和试验方法.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5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